因為我國實在過於廣博,每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造成每個地方的方言都不盡相同,甚至聽起來還十分的晦澀難懂,甚至在地圖上相隔不過幾十公裏的兩個地方,就已經用音不同語,也更不用說我國的東邊和西邊,南邊和北邊。
而且不是有句也說“五裏不同俗,十裏不同音”嘛,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如果沒有規範且通俗易懂的普通話,我國不同地方的人交流起來都會十分苦難,甚至會有有一種雞同鴨講的感覺。
說的再誇張一點,如果沒有普通話,想要出趟遠門走個親戚,身邊說不定還要帶幾個翻譯才行的嘞。
經過幾年闖蕩攢下身家後,楚原聒毅然決定回到蒼溪開起了自己的店麵,因為在這裏,他不會收人白眼,反而讓他倍感親切,有一種如魚得水的自由感,再加上他店裏的生意越做越大,人們也就樂於和他這個看起來親和的人打交道。
當然,之所以會有這麼好的發啊站,也得益於他純正的地方方言的功勞,並不像其他人做了老板後,刻意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再有就是,在前些年的時候,楚原聒本來有機會進入巴川古玩協會任職的,但由於他不會說普通話的原因,遭受到了協會的排擠,甚至最後不得不放棄了那個任職的寶貴機會,不過他對此並不放在心上,因為用他的話來說:“我楚原聒也是個要麵子的人,與其天天在這裏收你們排擠,還不如回去守著我那一畝三分地來的逍遙快活,看你們那雞同鴨講的樣子,反倒說我楚原聒不懂規矩,這個任職不去也罷。”
在他錯失良機之後,他的後半輩子幾乎都蝸居在蒼溪這個小地方,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焉知非福,雖然沒去成巴川古玩協會人稱,卻讓他在蒼溪縣內名聲大噪,幾乎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可謂是奇哉怪也。
如果非要來形容楚原聒的一生,當真是“成也說話,敗也說話”,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有了他剛才那番聽起來頗感慨的話語。
很明顯,別看他如今都這把年紀了,還是放不開當年的那個心結。
走出小巷子後,楚原聒帶著林熙在閬中古城中不斷穿行,時而走過一條古老的街道,時而穿過一條狹小的巷弄,眼看這就要離新城區不遠,甚至已經能看到新城區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在即將黎明的夜幕下,顯得遠不如深夜那般耀眼奪目,反而在霧色中朦朧晦暗。
就在林熙心中猜測,究竟還要走多久才能到楚原聒說的那個地方的時候,楚原聒卻在古城街道上的一處店鋪前停了下來,而店鋪的不遠處就是古城的城門,甚至還能看到城門底下那幾尊塑像,以及城門外遠處霧色彌漫的朦朧嘉陵江水。
如果您覺得《最強之眼》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9/79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