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點鍾左右、下午三點多鍾,劉超英都會燒上個山芋茶端過來,還給每人遞上一塊水踏餅(一種小麥麵餅)。
山陽這地界管這個時候吃東西叫吃節晌。
幾個工人對主家的招待很滿意,做起事來也特別賣力。
晚上散工之後,李國強都要好好招待他們一頓,一般都會請上童富貴和童愛國,錢玄有空也會來。
劉長栓很是感慨,“國強兄弟,我們走南闖北,見識的人很多,在我們山陽縣,像你這樣講究的人,不多。”
“劉站長,大家辛苦,我們招待上盡點心是應該的,有什麼不周的地方,還望海涵。”
“李兄弟,你看這豐盛的酒菜,我們哪是來幹活的,是來這天天過年的了。”有人說道。
確實,一般人家幹活,招待工人喝酒都拿的山芋幹衝子,那酒價錢是便宜,但喝到嘴裏太衝人。
李國強感覺那酒拿不出手,特意去供銷社批了幾箱山陽香醇,這酒是山陽本地酒廠所產,正規。
“反正,你,你這人,講究,像你這種人,不,不發達,天理不容。”酒過三巡,劉長栓有點微醉,說話時舌頭開始有點捋不直。
“言過了,言過了,我不過一個泥腿子。”
“李兄弟,在你家幹了幾天活下來,我感覺你這人不一般,將來一定會出頭。”一人說道。
“瞧你說的,人家李兄弟現在包了幾十畝地,這西窪花海全地區有名,還辦上了糧食加工廠,還要將來?現在就出頭了。”另一人說道。
“我說的是會有大出息。”
“這還差不多。”
“李,李兄弟,我看,看你,頭腦靈活,要是,外去,闖一闖,肯定,有大,大作為。”劉長栓邊說邊幹了一杯。
李國強一聽,這話跟孫大勇說的差不多。
難道外麵的世界更精彩?要不然這兩個見過世麵的人不會都這樣說。
劉長栓的話,再一次撩撥到了李國強那顆騷動的心。
“國強啊,劉站長的話我覺得還真沒錯,現在政策好,外麵的機會多,你這性格適合出去闖蕩一番,幹出一番事業來。”錢玄也附和了劉長栓的話。
“不不不,我看國強兄弟現在發展得就很好,我們桃源地方雖小,但大有作為啊。”童富貴生怕李國強跳出桃源這個圈子,趕緊拉了一下話頭。
童愛國知道童富貴什麼意思,但也沒有覺得他說得不妥,便說:“依我看,家裏家外都有機會,眼下不是幹得很好嘛。外麵的機會確實多,可以試著去趟一趟水的深淺,有機會就搞他一家夥。我的意思,家裏也要搞好,外麵也可以發展,最好是兩頭兼顧。”
這個想法,也是要讓李國強在本地做大做強,桃源也會受到一些輻射,對地方經濟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童愛國是大隊長,他跟童富貴童支書有一樣的想法,既有私心,也有公心。
被他們一說,李國強的腦袋有點亂,雖說現在還不知道去外麵哪兒闖,如何幹,但要裏外兼顧,精力上是肯定不夠。
不過,眼下自己有了想法,但還沒有具體動向,幹好手頭的事還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