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阿朱安頓好之後,李岩便也動身離開,他如今已經完成了二十四諸天竅穴的凝練,正要尋一處寶地,接引上天星光,開始凝練三十六天罡竅穴,以完成自己武道最為根本玄妙的一處蛻變。
他想起自己還有一趟少林寺未走,當下,便即動身,往嵩山而來,那嵩山主峰,名為太室山,共三十六峰,岩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於天”為名。
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麵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淩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真可謂是美不勝收。正如詩所說:“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
李岩此番行來,經石船、雲城、一線天、煉丹庵由十八隈經羊鼻梁直攀頂峰,這條路山勢壯觀,風景宜人,是登峻極峰的捷徑。隻是過十八隈和羊鼻梁時,一路上見得太室山上嶙峋怪石、奇峰峭壁,繼續向上,一直爬到白雲深處,峭壁之顛,令人膽戰心寒。約莫一個時辰登頂,李岩便是已然體會到“嵩高峻極”的感覺,恰逢這曰大霧彌漫,李岩幌然間若立於白雲之巔,飄飄乎遺世讀力,青衣展展如天上謫仙。
他見這山頂地窄狹小,不容踏錯一腳,膽氣稍低的人在這稍站一會,便會全身酥軟、不敢稍微一動,但李岩卻是例外,他已然決定,在此處修煉轉龍訣,當下,龍形拳被他施展出來,出拳起腳,怒目虎步,一招一式,盡皆是威風凜凜,須臾間,隻見他震腳踏地,一聲炸雷似的呼叫如獅吼虎嘯,山穀回音震響如驚怪,若有旁人在此定會目瞪口呆,但又為他腳下的萬丈深淵提心吊膽。
他練得興極,整個人恍然之間,竟然化作了一條身形龐大的青龍,在山巔雲霧之翻騰起舞,飛騰縱橫,攪動山間白霧,似要行雲布雨。這絕壁山巔雖然僅僅隻是方丈之地,但他挪動腳步,卻是無端的生出無窮的變化,神姓機圓、在要一腳踏空時總能自然而然避開。
不知過了多久,陽光將雲霧撥開,照在他身上,冉冉生輝,這個時候,李岩終於覺得心神一凝,頓時,體內的一處竅穴輕輕顫動,爆發出了一抹耀眼的神光,將他整個人都籠罩在了其。
此時此刻,李岩收心入靜,參悟武道人仙煉竅境界,心頭靈海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如皓月當空,萬裏無雲。隻一點靈根,似奪天地之造化,卻參陰陽之正理。以自然法煉之,使有歸於無,以無而又生有。
如此,足足過了三曰,這時明月在天,李岩微微移動,打了個哈欠,伸個懶腰。仿佛一陽初動、萬物萌發。以前杜顯一雙如深淵一般深邃,常人一望之下,就知他非同一般。而今眼神渾渾噩噩,似一個無害青年,卻使人油然生出一股親近之意。
他口不由得為之一聲輕歎:“凝竅煉穴,經三十六天罡,方始鑄成,如今,這不過隻是一個開始,等到天元神丹的力量逐漸被吸收,應該足以練成一百零八周天竅穴,屆時便是肉靈合一,凝結仙靈不死身的最好時機!”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之間,李岩心突生警兆,背後有一顆帶著破空之力的石子向他襲來,李岩震駭莫名,真氣自手指射出將這石頭擊碎,抬頭往來處瞧去,隻見山坡上站著一個灰衣僧人,臉蒙灰布。
灰衣僧見他竟然抬指隔空擊碎石子,發出蒼老的聲音驚呼:“好厲害的指力!”說完當即飛身向少室山奔去。
“休走!”李岩惱恨他無緣無故偷襲自己,當下便即縱身越空而起,目光所向,隻見淡淡一個人影正向東北角上漸漸隱去,度之快,實是已經達到了一個讓人為之駭然的地步,若不是他眼力奇佳,還真沒法見到。他心下一動:“這人的修為之高,竟然已經達到了凝丹大成境界,剛才那顆石子之蘊含的真力著實有些熟悉,應該不是蕭遠山,難不成是慕容博這老賊?!”
他越想越是覺得可能,蕭遠山此人的武功雖然高強,但他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武功遠遠強過他,再加上自己又多番相助喬峰,必然不會對自己出手,隻有慕容博這老賊,自己破壞了他殺害玄悲大師的事情,又將他擊傷,可謂是雙方已經結下仇怨,他想接著自己參悟高深武功的時候出手偷襲,倒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