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紅塵千秋事,醉看誅仙萬古情
題記:有太多的人在研究《紅樓》,金庸,筆者不敢與之一爭雄長,就選個相對冷門的,網絡奇幻小說——《誅仙》;再者說來,這也算是響應黨和人民的號召,與時俱進,如今,奇幻小說大流行,短短幾年時間,就發展的如火如荼,迅速占領了文化市場的半壁江山,也因此,較之於名家經典,奇幻也許更容易解讀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裏的人。
在這裏,筆者看到了最徹底的、最純粹的人與獸、欲與愛、善良與邪惡,美好與醜陋的抗爭!同時,也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謹以此書獻給《誅仙》的作者——蕭鼎,以及廣大的仙迷們!
※※※※※※※※※※※※※
有因方能有果,關於寫這一部《醉看》,總是有一個初衷的,先交代下來,以為綱領。
寫作目的有三:
一:對於所有看過《誅仙》的朋友,或多或少的,總會在心裏留下遺憾的,並且越關注,越癡迷,也就越受傷。原因很簡單,《誅仙》夭折了,說她狗尾續貂也好、虎頭蛇尾也罷,都是仙迷們最真實的感受,且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後三部(6、7、8)都無法同前五部相提並論,差距之大,判若雲泥。
有個叫小丁的網友以“絕世”二字為《誅仙》作文,關於粉絲的便是:絕世粉絲,絕世等待,絕世苦命!整整四年,等待的最終結果原來隻是一場空夢。《誅6》問世後,就有讀者公開宣言:一生隻為《誅仙》活;更有癡情的小粉絲,“血諫”《誅仙》,聲稱要“滴血成書、以死捍衛”!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然而,等待的結果,卻是失望,抑或是絕望。我想,這種失落和遺憾應該是很強烈的,畢竟都曾經是那麼熱切的愛了一回,哭過,笑過,盼過,痛過,最後卻隻得到一個不了了之的結果。筆者之前已經遺憾過一次了,那還是小學的事了,當時看動畫片,大約是叫“愛心小熊”吧,具體名字已經記不清了。從第一集看起,一集不落。最後一集又分上下,偏偏在看到下集的時候就出了意外,竟然錯過了,為此整整難過了一個暑假,心情總是鬱鬱……如今,《誅仙》帶給我的遺憾遠勝於前,當然,如今更不想遺憾第二次了!
所以,這第一個目的首先就是把《誅仙》夭折了的部分(6、7、8)補全了,把後麵被打斷了的故事原貌再現出來,當然了,需要說明的是,絕對不是同人,或者後傳,因為筆者是把《誅仙》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的,所以稱為“學術論文”可能會準確一點。
二:不隻是結局的不理想,便是過程,也是問題多多,迷霧重重。諸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全文中究竟是怎麼一個意思;周一仙是何許人也,他說的“我看不穿的,是這個輪回啊”究竟指什麼,這與主人公張小凡又有什麼關係?
男主角張小凡一世淒苦,欲凡不凡,他追求的“正邪”是什麼?噬血珠、攝魂棍、玄火鑒、誅仙劍、天書四、春宮圖、大梵般若、太極玄清道,發生在張小凡身上的這一切都代表著什麼,有什麼用意?他的人生出路又在哪裏?
陸雪琪癡戀著張小凡,嘔心瀝血,刻骨相思,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見了麵卻又揮劍相向,不惜一死也要堅決與其作對,為什麼會這樣?她的生世之迷又是什麼?應該說,相對其他人物,雪琪也許是被讀者理解的比較深刻了,然而,在我看來,真正讀懂了雪琪的,一個也沒有,包括蕭鼎本人,就完全誤解了雪琪!
碧瑤自稱,在遇到張小凡之前也曾有不少鬼王宗的優秀弟子向她表明心跡,願意比翼雙飛,然她始終都不為所動,見到張小凡後短短數日卻愛的淅瀝嘩啦,不能自拔,其心理依據何在?前一刻,碧瑤還在滿月井裏看到自己如花的笑靨,下一刻卻能不惜魂飛魄散也要替張小凡當下那致命的一劍,為什麼會有這種矛盾?她如曇花般,一現便逝,卻又不死,隻是躺在寒冰石台上,作者此舉的用意是什麼,碧瑤究竟能不能複活,複活的理由是什麼,途徑又在哪裏?
林驚羽驚才絕豔,一出場便震驚四座,萬劍一英雄無敵,想當年縱橫睥睨,何等桀驁,這兩個人最後卻都隻落了個掃地的命運,這樣的安排是對是錯,有沒有道理?
秦無炎麵對正道最優秀的弟子,以一敵四,談笑風生,應付自如,斬相思神光瀲灩,相思訣精微奧妙,被鬼厲偷襲後尚且能全身而退,並留言“這一棍之仇,我們來日再算”,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獸妖過後既未明寫其死亡,又從此不再出現,這樣的處理是否合理,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