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五十年
昭襄王欲再次攻趙,白起料定此戰必敗。諫言三次而不采納,隨之稱病拒不接戰。
王震怒,收兵權,收封邑,賜毒酒令其自裁。
白起心灰意冷,當麵飲下毒酒,離開武安君府邸。回歸故裏時遇羅網埋伏,三大天字殺手聯手獵殺。黑白玄翦,掩日和驚鯢戰死,白起也戰之油盡燈枯。隨後又遭遇農家六長老,苦於羅網連番激戰。
壓製的劇毒又時時複發,於地澤二十四陣中飲恨逝世。
“殺啊——”
“白起屠殺吾名家弟子,大家為他們複仇——”
“殺了這殺人狂魔的孫子,給我大趙將士複仇——”
仇恨的喊殺聲中,一群士卒手持兵刃,追殺一群護衛著稚兒的隊伍。
稚兒不過七歲,黑色齊肩長發飛舞,身高僅有成人一半。臉色蒼白顯露病態之色,唇紅齒白,劍眉星目。說不上英俊瀟灑,但即為耐看清秀。
眾人保護稚兒連連後退,神情充斥著木訥之色,似乎早已習慣這般追殺。三人擁簇著稚兒且戰且退,一路朝著秦國函穀關的方向而去。
九日前,白起逝世,白天歌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日子。日日遭遇埋伏和狙擊,更是有刺客和毒藥枕戈待旦,身邊唯有鐵鷹劍士相隨護持。
鐵鷹劍士乃白起所建,秦國百戰之精銳士卒,為天下最強之軍隊。所屬成員身份神秘,天下不知其訓練之地,修煉之術,唯有知其數量三千之眾。此軍經百戰之磨煉,聚軍魂之意誌,先後擊敗魏武卒,隨之戰敗齊技擊,長平之戰屠戮趙邊騎。
鐵鷹劍士不但保護白天歌,也受命保護白起的兩道遺物。
第一道錦盒藏有三把劍,也是白起生平所用的三把劍。
從軍之劍,人屠。
武安之劍,殺神。
孝公之劍,鎮秦。
從軍劍本是統一配發的製式青銅劍,隨白起南征北戰後,以戰死士卒白骨為劍鋒改鑄。此劍其上銘刻白起武道,以及兵法策略和陣法。劍鋒通體透亮白皙,宛如人之白骨一般白皙透亮,冠以名號曰之【人屠】。
武安之劍以長平戰敗被坑殺的五十萬趙國降卒,鮮血混合天外隕鐵所鑄造的嗜血魔劍。此劍銘刻兵家秘術和百家學術,劍鋒通體血紅如玉石,散發恐怖的血腥之氣,宛如時刻浸泡於鮮血,白起賜名為【殺神】。
孝公之劍,並不是白起所鑄,而是秦國的君王之劍。此劍本是秦孝公所有,傳世如君王威儀,憑此劍即可號令秦國十萬大軍。
第二道錦盒為白起所穿戰甲,曆經百戰之鮮血洗禮。以及白天歌整理白起的兵法和秘術,兵家巨首的令牌。這是兵家的寶藏,夢寐以求的珍品,凡天下大將莫不覬覦。
最後的錦盒藏有古琴,白天歌最為喜愛之物,也是白起送給孫子的三歲之禮。生辰過後他隨祖父和父親上了戰場,曆經三年四月的戰場洗禮。
嚴格來說白天歌,並不是原來的白天歌,而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一個喜歡音樂,彈奏樂曲,作詞作曲的明星人物。那一日在博物館,觀看遠古的魔神圖像,意識陷入昏迷之後而來。
三歲生辰之日,穿越而來的白虹,與落水而死的白天歌靈魂相融合。強大的靈魂和肉體,賦予他聰慧的天資,以及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三歲能走,四歲提劍,五歲降馬,六歲已能力提百斤重物。白天歌極得郿縣白氏喜愛,又得白起親自培養,欽定為白氏家族隔代繼承人。
連日的刺殺仿佛風雲,窮盡變化之能事。這些人仿佛不知疲倦,車輪滾滾、如影隨形。不管走到哪都能追上,白天歌至今還未曾好好安息一刻。十二名鐵鷹劍士,經過九日的死戰,銳減至如今三人,依舊還在繼續執行任務。究竟這些人如何得到情報,又如何得知白起的遺物會在白天歌的手中。
白起已死,塵歸塵,土歸土。重要的從來不是白起,而是其一直想要隱藏埋葬的秘密。
再一次擊退來犯之敵,鐵鷹劍士渾身浴血,為首之人持劍來到懷抱三個錦盒的白天歌麵前道:“少君,刺客已經被擊退。不過這隻是暫時的,我們還是快點走——”
白天歌趕忙背負錦盒起身,對著浴血修羅的白一道:“聽白叔叔的,這裏離函穀關不遠,再堅持一下。”
“諾——”
白起於秦國封君武安,昭襄王收回封邑,並未收回其封號。白起臨終傳位白天歌,更傳白氏族長之位。如今不過七歲稚兒,十五歲方能成年,也隻能是少君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