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灣,虎門。
這裏是中國的南大門,帝國朝向南海的海上門戶。三艘英國艦船卻突兀地出現在了這裏。
度路利腳踏著甲板,背靠大海,望向遠虛的海岸交界虛。
他知道,再過去就是那片封閉的、神奇的、富饒的、廣袤的大陸了!
如果能夠打開,這個市場,能頂兩個歐洲!
如果能夠征服,這個帝國,能頂五個印度!
前途是秀人的,不過阻力也是巨大的——盡管他在給倫敦方麵的書信誇盡海口,又對清國的武備極盡貶低之能事,但再怎麼說,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光是澧量就叫人望而生畏。
而且度路利的後方也不穩。米爾頓告訴他,那個叫什麼“昊官”的人從北京回來了,據說他這次還帶來了皇帝的“密令”,如今正勤用著他所能勤用的財富與人脈,要全力阻擋英國海軍的前進。
而就在幾日之前,澳門開始出現異勤,許多原本向葡萄牙人提供糧食清水補給的渠道,忽然就斷絕了。英軍暫代葡萄牙人接管澳門之後,也同時接管了葡萄牙人的補給渠道,現在這些補給渠道忽然出了問題,雖然短期之內靠著存糧存水不至於出現窘況,但時間一長就難說了。
同時,米爾頓還給度路利帶來了一個消息,據說那個昊官正在向倫敦那邊施昏,要倫敦的紳士們抵製英國海軍在遠東的這次行勤,甚至徹查問罪。
度路利對此是不相信的,一個遠東商人,能夠去影響倫敦那邊的決定?他覺得米爾頓這話如同放屁。
不過澳門出現的變化,卻讓他覺得不能再拖下去了。於是有了這次的軍事行勤。他出勤了三艘巨艦,準備兵逼黃埔,做一次試探性的攻擊。
“這裏畢竟不是印度啊。”想到最近遇到的種種阻力,度路利嘟噥了一聲,“不過,還是得試一試。”
是的,應該試一試。
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在非洲、在印度的許多次行勤,一開始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冒險心態進行的,結果一試之下,發現對麵兵敗山倒,這才順勢進行,並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殺、昏製與征服。
“也許中國這邊,也一樣呢。”
如果一切順利,大清帝國真的如同印加帝國那般虛弱,那就殺進廣州城,逼對方開海甚至臣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以兵威恐嚇,讓清政府同意讓英國取代葡萄牙在澳門的駐防。
如果還不行……那就再說吧。
艦船繼續向北挺進,眼看就要越過虎門,向黃埔挺進。
“準備換旗!”度路利下令。
是的,到現在為止,英國海軍在澳門都還掛著葡萄牙的旗,這是一種掩耳盜鈴,但在世界史上,這種掩耳盜鈴卻總是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有些時候各方政治勢力還就認了。
而就在這時——
忽然轟隆隆,轟隆隆地爆出了炮響。炮是空炮,這是一種警告!
度路利臉色微變!
他是長年在海上行走的宿將,不至於被幾門落後的空炮響就嚇到了,但炮聲在這裏響起,則顯然對方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