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理性之九,找回“自我”(2 / 2)

這個存在的真正價值意義其實是“自我”,因為“自我”有“懼”心理,有否定之否定概念,所以“自我”有剛柔互生、剛柔矛盾、剛柔統一三者的關係,也是運動的、聯係的和變化的現代解釋。

然而,無論是客觀存在,還是事實存在,必須是生命存在的存在,沒有生命存在一切皆無意義。

生命體征是世界的本源,無生命體征的世界是物質世界,神與天同在,沒有生命什麼事,一切理念、思維、理性皆是虛無,什麼主觀的、偶然的和特殊的皆是屁話,還講什麼必然的和普遍的“存在”。

但是,康德所認為的事物存在的必然的和普遍的規律性,符合《易經》邏輯,乾天、坤地是剛柔現象的必然的和普遍的規律性。而黑格爾認為事物存在超越主觀性、意謂性和想象性的東西,那就是思維有“知新”功能。

思維之所以有“知新”功能,是因為思維在找回“自我”,而找回“自我”才是“知新”的動力源。

也就是說世界的本源是思維,思維的本源是知新,知新的動力源就是找回“自我”。因此,世界的發展進程就是一個找回“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數字是1、2、3、4、5、6、7、8、9、10,十個階段。

在整個十階段中,找回“自我”的過程又是一個從低到高,從少到多的過程,“自我”隨認知的日新,從一開始在不斷被找回,在增加,直至十完成完全找回“自我”。

因此,無論世界上出現多少複雜的理論,其實都是在論證“自我”,在找回“自我”的過程中“知新”。而思維與理性都是“自我”的奴隸,在為找回“自我”服務。

回顧一下曆史,在一階段,社會是奴隸製社會,“自我”為一,普遍性沒有生死概念,自我單一。

在二階段,社會是封建製社會,“自我”為二。普遍性有了生死概念,自我是封閉的二,生死有來回,有價值了。

在三階段,社會是資本製社會,“自我”為三。普遍性有了生、存、死概念,但“自我”是分立狀態,生、存、死三者分立,“自我”有了“存在”價值。這個階段“自我”處於“懼”階段,“自我”產生否定自我思潮,“自我”在剛動柔順的天理支配下產生運動的、聯係的和變化的三個階段,這個過程是“自我”的本質被找回自我矛盾和自我鬥爭的過程。

在四階段,社會是立憲製社會,“自我”為四。普遍性回到生死輪回階段,自我是返程回到封閉的二階段,“自我”買的是回程票,所以生死有來有回,有回也有來,雖然環境封閉,但價值倍增到四了。“自我”在相生和統一意識下自在的生存,環境雖然封閉,但安全可靠。

在五階段,社會是督管製社會,“自我”為五。此時普遍性有了廣泛的“自我”價值,因為在五階段“自我”不但知道生、存、死三者分立,還知道生、死有來有回,於是“自我”由生、存、死三者分立關係躍進到生、存、死和生來、死去的五者循環關係,“自我”被找回程大大增加,此時社會發展進入戊階段,數字在5階段,社會發展進入最文明、最發達、最公平、最進步的時期。

在這五個階段,天理是一、三、五呈陽剛之性,二、四呈陰柔之性。因此,矛盾、鬥爭、進步多發生在一、三、五階段,和諧、安詳、保守多發生二、四階段。

之後六至十是“自我”大解放的階段,每遞進一個層次,“自我”就放大一次,真至癸,癸是水的世界,生死重生之界。所以無論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認為水是生命之源。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733802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