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當年還是跟謝一娘其名的閨秀呢,隻不過謝一娘是以溫婉賢良出名,這位郭曼娘卻是因才出名,梅先生當年見了她寫的一首小詩,曾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也因此才名遠播,更兼出身尚書府,引得多少王孫公子趨之若鶩,著實熱鬧了一陣。
也不知是這位自負才氣,瞧不上這些王孫公子,還是性子古怪,打算當一輩子老姑娘,反正所有上門求親的都拒了,她跟謝一娘年紀相若,可是不小了,卻至今仍待字閨中,莫非是尚書大人著急了,才想把她嫁嘉言,可她堂堂的尚書千金卻巴巴的來給嘉言做小,怎麼想怎麼不對頭啊,你確定郭子善是這個意思?”
安嘉慕點點頭,正是因為想不明白,才跟嶽錦堂掃聽,經了謝一娘的事兒,安嘉慕如今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若不是因為謝一娘有個賢良的名聲,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這門親事,不僅自己險些斷子絕孫,還連累的嘉言孤苦伶仃的。
這男人再能幹,官當的再大,回到家跟前沒個知冷著熱的人,這日子也過得沒什麼意思,安嘉慕自己的日子越過的幸福,就越覺得對不住兄弟,故此,一直想給嘉言再娶一個進門。
雖名義上是二房,卻是真正的侍郎夫人,出身家境倒無妨,隻性子得是真正溫婉賢良的才好,正因安嘉慕的要求太高,才到如今也沒找著合適的,卻沒想到郭子善會提起這件事,這才跟嶽錦堂提起此事,是想探探這郭曼娘的底細。
嶽錦堂見他猶豫,知道是因謝一娘的事兒,便道:”咱們在這兒光想,能想出什麼來,依著我,這女人看女人都是極為清楚的,你就讓曉青出麵,邀尚書夫人來府,若果真郭子善有意,他夫人必會帶郭曼娘一起來,到時候讓曉青試試不就知道了。“
安嘉慕眼睛一亮,可不是嗎,自然竟然忘了,此事曉青出麵最為恰當。
等嶽錦堂走了,回內院跟曉青一提,曉青點點頭,雖最厭煩男人娶小,可嘉言的情況有些特殊,府裏的那兩個侍妾,曉青見過,不說蠢都太過平常,跟嘉言別說共同語言了,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聽安遠家的說,也就先頭為了給謝氏好看,在侍妾房裏歇了幾天,後來就再未去過,倒是寧願一個人冷冷清清的住在書房。
說這話的時候,安遠家的忍不住歎了口氣,可見嘉言這日子過得,的確不怎麼舒心,而郭曼娘無論從出身還是年齡,還有她的才氣跟嘉言還真是天生一對。
其實曉青也十分想不通,郭子善怎會把自己疼大的閨女嫁給嘉言,當年謝家之所以上趕著跟安家聯姻,看上的是安家的財力,而郭子善這個人,曉青雖才見過幾次,對這位尚書大人的性子,多少有些了解。
郭子善性情中正,絕不會為了錢把自己閨女嫁過來,更不要說是因為自己閨女年紀大了才如此,若真這般著急,斷然不會耽擱到如今,所以,這裏頭必有緣故。
三日後,雅舍方才開張,曉青倒沒什麼事兒做,大師兄年後一開春就進京了,如今天天在雅舍教小桃刀工。
對於菜品超高的悟性,注定了小桃是個天生的廚子,卻因入行太晚,基本功有些欠缺,成了她的短板,尤其刀工,而教授刀工,曉青想不出比大師兄還適合的人選,而且,大師兄比二師兄溫和,對於有些膽小的小桃來說,更容易接受。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自己想的不錯,小桃跟大師兄學的很好,配合更是默契融洽,有小桃跟大師兄坐鎮,京城的雅舍應該不會出什麼紕漏。
沒什麼事兒的曉青,轉過天就給尚書夫人下了帖子,邀夫人明日過府賞花。
仆婦不大會兒回來說尚書夫人應了,明兒跟曼娘小姐一起過來。
曉青跟安嘉慕道:“看來你所料不錯,郭大人的確有意把他家小姐嫁過來。”
安嘉慕:“咱們家也不在意什麼門第出身,本來,我是想著給嘉言尋一位溫婉賢良的妻子,這些高門大戶裏養出來的千金,又自小才名遠播,必然是目下無塵自視頗高,這樣的女子嫁過來,卻是麻煩。”
曉青卻搖搖頭:“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你又沒見過這位郭小姐,怎就知她目下無塵自視奇高呢,而且,這又不是你娶,是嘉言,我倒覺得,隻要性情好,能跟嘉言情投意合,便是一門好親事,至於其他,都不重要。”
安嘉慕盯著她笑了起來:“夫人說的是,倒是為夫俗了,譬如你我,你是廚子,我好美食,豈不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