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大的地方,鬧個災也尋常,哪能處處都風調雨順呢,也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豫州鬧了場瘟疫,就草木皆兵,連碗粥都不能吃了,更何況,今兒是哀家大壽,又是禦廚大比,既是比試,自然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才對,即便放再多珍惜食材,也是為了哀家,為了皇上,其情可憫,再有,若照著逍遙郡王跟梅先生的話,梅氏莫非熬得是一碗白粥?”
太後話音剛落,曉青的粥也呈了上來,嶽錦堂探頭一看,心情頗為複雜,這丫頭這是做的什麼粥啊,清湯寡水白不拉幾,別說跟韓子章似的,放十八種珍惜食材了,就是一種都沒有啊,就最上頭飄著幾根蔥白還是帶著須子的,幾片薑,這不開玩笑呢嗎,這要是能贏的了韓子章的極品山海粥,自己從此把這丫頭當神仙膜拜。
太後瞧了一眼,不禁笑了起來,忽的一拍桌子:“梅氏,你這是想愚弄皇上跟哀家不成,這樣的粥也敢端上來,當這裏是由得你胡鬧之地嗎。”
曉青跪下道:“回太後的話,曉青並無愚弄太後皇上之意。”
“不敢?哀家瞧你沒有不敢的,莫非仗著身後有人撐腰,才敢如此,若不是愚弄,你這粥又算什麼?”
曉青:“回太後娘娘,曉青這個粥名叫神仙粥。”
“神仙粥?你倒是真敢用神仙二字,當哀家好糊弄的不成,哪來的什麼神仙粥?“
卻忽見禮部尚書郭子善站了起來:“太後娘娘,安姑娘所煮真是神仙粥。”
太後哼了一聲:“郭愛卿就別跟著添亂了。”
郭子善搖搖頭:“下官並非添亂,而是此粥事關重大,下官粗通岐黃之術,在蜀地曾聽一位隱世的神醫,提過這道神仙粥,說能治瘟疫,下官待要求方子,神醫卻道早已失傳,他也是在古籍上瞧過,不想,安姑娘卻會做這道粥,若是古醫書上所提的神仙粥,豈不正可救助豫州的百姓,此乃不世之功啊。”
太後愣了愣,瞥了那碗青白難看的粥一眼,微微皺了皺眉,心說,這碗粥真是能治瘟疫的神仙粥,若果真如此,那韓子章必輸無疑了,就如那道青精飯,比的不是味美,而是養生,這碗粥比的卻是救民之心,比的是大義。
忽然,太後覺得這個瞧著不大的小丫頭,心機卻不可小覷,仔細想她做的這些菜,每一道都是針對韓子章精心設計的,太後甚至覺得,從第一道她做的櫻桃肉開始,或許每一道的勝負都了然於胸,所以,才能如此氣定神閑遊刃有餘。
而且,嶽錦堂跟梅先生根本是明著幫這丫頭,郭子善話裏話外也偏著這丫頭,真不知這丫頭哪來這麼好的人緣,不過,這道神仙粥到底是真是假,也要切實問問,若是假的,接著這個機會除了這丫頭,也省的留瞎後患,若是真,那就隻能舍了韓子章這枚棋子了。
想到此,換上一個和善悲憫的神情:“這孩子倒真是個有心的,剛以為你愚弄哀家,話說的重了些,你莫在意,若果真你做的是神仙粥,可真是大功一件,也去了皇上的心病,就為了豫州的瘟疫,皇上可是好些日子都沒睡好覺了,隻不過,你這神仙粥是真是假,還需太醫來判定,來人,宣太醫院院判周子勝前來。”
不大會兒功夫,來了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走路都有些不利落了,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給皇上太後磕頭。
太後擺擺手:“行了,起來吧,今兒叫你來不為別的,是想跟你詢一事,你據實道來便可。”
周子勝忙應聲:“不知太後所詢何事?”
太後瞧了皇上一眼:“此粥事關重大,還是皇上來問吧。”
皇上也不推辭:“周子勝朕問你,可知道神仙粥?”
周子勝一愣,繼而點點頭:“古醫書上曾有記載,古時曾發時疫,溫病肆虐,老百姓不知死了多少,後有一位老神仙,熬了一道粥,解了瘟疫,因那位老神仙,故此得名神仙粥,卻並未記錄其法。”
皇上眼睛一亮,看向曉青:“安大廚,你這道神仙粥是用什麼做的,可否說來?”
曉青看了林杏兒一眼,林杏微微點頭,曉青方道:“回皇上話,此粥乃是用糯米半合,生薑五片,河水兩碗,入砂鍋煮開二滾,入帶須蔥頭七八個,煮至米爛,入醋半盞,即是此粥。”
皇上見周子勝呆愣愣的,不禁皺了皺眉:“周子勝,依你說,此法可能治瘟疫?”
周子勝暗裏瞄了眼柳海,見柳海微微搖了搖頭,開口道:“下官瞧不出這再尋常不過的幾種東西放在一起,有甚功用,更何況,治療瘟疫了,簡直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