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人臣之道(2)(1 / 3)

正說話間,隻遠遠的便聽到有馬車轔轔之聲,一名官吏抬手一指高聲說道:“大王快看,那輛四馬並駕的軺車上必是賈誼先生了!”

眾人忙隨聲望去,隻見一輛四馬軺車向這邊而來,向前行不到百步,便見那駕車的白衣人用力一拽韁繩,翻身從車上跳下來,快步向這裏跑來。

到得眼前,隻見那白衣人朝著吳臣納頭便拜,口中說道:“賈誼何德何能,長沙王已年過五旬,怎敢勞大王與諸位同僚親來這城門前等候呢?”

此人果然便是賈誼。隻見已是蒼顏白發的長沙王吳臣快步上前將賈誼扶起,口中說道:“寡人早就聽聞先生的大名。陛下將先生來做我長沙國的太傅,寡人聽聞,實在是感激涕零。長沙國小民弱,又緊挨著南越國,寡人年老體邁,實在擔心長沙國的安危,今日先生到了,寡人便再無一絲擔憂了。”

早聽聞長沙王吳臣性情沉穩,待人以仁義為本,從不像那些所謂的同姓藩王一樣,整日互相勾心鬥角,講求土地之爭。正是因了如此,當初高祖之時,那一時席卷全國的剪除異姓藩王的浪潮中,長沙王吳臣才得以幸免遇難。高祖崩逝之後,緊接著便是諸呂亂政,各地藩王皆趁著中央血雨腥風,無暇管製地方的機會,不斷擴充自己的地盤,發展自家的軍隊,唯有長沙王吳臣,依舊安分守己,隻求守護好一方百姓,從無與那些藩王們爭霸之心。賈誼起先並不相信,天底下那麼多同姓藩王,都是劉氏宗族,尚且爾虞我詐,互相利用。像吳臣這樣已經為數不多的異姓藩王,一定是覺得自己勢單力薄,故而隱忍不發,暗地裏定有自己的一套陰謀。今日親眼見到了這位已經白發蒼蒼,慈眉善目的異姓藩王,賈誼一時覺得自己當初是以小人之心而度君子之腹了。

賈誼向吳臣再次一拜,口中說道:“賈誼是被貶黜來的,怎敢受大王如此抬愛呢?”

“先生是大才。”吳臣向賈誼一拱手道:“這長沙不比京師長安,先生是北方人,初來此地,不知會不會水土不服。寡人已在先生的住所中增派了兩名禦醫。”

賈誼聞言,忙道:“多謝大王。”自己在京師時,雖受皇帝賞識,可卻終沒有麵前這位長沙王的寥寥幾句話說的寬慰人心,加上自己一路奔波至此,此時聽到吳臣的這番話,竟差些落下淚來。

“先生到了長沙,便如同到了自己的家中。”吳臣上前攜起賈誼的手道:“先生在這裏,可盡情一展胸中抱負,寡人盡全力支持。”

河內郡,絳縣縣衙。

一名少年騎著一匹快馬直向縣府奔來,到得門前,隻見那少年用力一拽韁繩,那駿馬便揚起前蹄,長嘶一聲,停了下來。那騎馬的少年翻身下馬,手中抓著一杆馬鞭,邁步便朝縣府裏奔去。

縣衙門前的兵丁見此人來勢洶洶,慌忙上前伸手攔住,高聲喝道:“來者何人,這可是衙門!”

“啪”的一聲,那少年揚起馬鞭重重打在那兵丁的臉上,那兵丁捂著臉,嗷的一聲,慌忙閃到一邊去了。縣衙門前的兵丁們見此情景,慌忙紛紛拔出刀來,看向那少年喝道:“哪來的刁民,報上名來!”

那少年從懷中掏出一枚銅牌,一把朝門前的兵丁們扔了過去,口中說道:“老子是河內郡守周亞夫!”說罷,邁步便朝縣衙大門而來。門前的兵丁們見他來勢如此凶猛,又口稱自己是什麼河內郡守,一時竟紛紛閃開了一條路,待周亞夫邁步進去之後,一名兵丁才回過神來,忙從地上撿起那枚銅牌看去,旁邊的兵丁們忙圍了過來紛紛說道:“上麵寫的什麼?那人誰啊?”

那撿起銅牌的兵丁雙手微微顫抖,口中說道:“他......他是郡守大人,周......周亞夫......”

縣衙偏室內,縣尉周培剛剛處理過一批公文,伸了個懶腰,便要邁步回後堂休息,隻見周亞夫手裏抓著一杆鞭子,大步入內,開口說道:“周大人,你的動作可是真夠快的啊?”

縣尉一見周亞夫那瞪得駭人的雙目,知他是個難惹的角色,一時不由後退了幾步:“大人怎麼......怎麼來了?為何不先知會下官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