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第一次談判(2 / 2)

而在網飛進軍流媒體之後,體量在網飛之上的平台,那也超過10個之多。

穀庱

網飛究竟是如何在流媒體領域崛起的呢?

首先自然是網飛自帶的1200萬(2012年數據)核心付費用戶,其次就是網飛的獨家視頻內容了。

此時在網絡上麵,包括outube在內,所有的視頻網絡平台的都是不會自己生產製造任何視頻內容的,全部都是依靠合作手段,從其他影視製作公司手中獲得影視作品版權,然後拿到自己的平台上麵進行播放,是這樣一個模式。

網飛當時剛剛開始轉型,所有的資金基本上都用來購置服務器,搭建全新的網絡服務平台,當他們想要去購買各種視頻內容的時候,就有些囊中羞澀了。

據說當時網飛用於購買版權的資金不超過5000萬美元,而光是當時最熱門的10部電影的網絡版權就超過5,000萬美元了。

和其他影視平台動軸就花數億美元購置各種版權的內容庫相比,網飛的內容庫就顯得非常的遜色。

同時哈斯廷斯也意識到,就算自己擠出更多的資金來購買版權,那也不過是複製其他網絡視頻平台的內容庫而已。而且更致命的是,很多網絡視頻平台都會和影視製作商簽訂獨家協議,那些優秀的影視作品都已經被一家家網絡平台給獨家壟斷了,網飛就算有錢也買不到這些優質的資源。

哈斯廷斯這個時候確實體現出了自己作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家的魄力,他決定不和這些影視製作公司買版權了,而是要自己製作影視內容,這樣這些東西就會隻屬於自己的平台,網飛就能夠擁有獨特的能夠吸引觀眾的東西了。

可問題是,當時網費的資金不足,內容庫也不大,5,000萬美元最終還是用來購買數百部不同的作品,用來將網飛自身的內容庫擴大,先提供足夠的視頻資源再說,最後隻能夠想辦法再借來3000萬美元的資金來製作自己的作品。

而且製作一部還不夠,哈斯廷斯一口氣決定,要用個3000萬美元來製作十部網飛自己的作品,平均下來每部作品隻有300萬美元的經費。

在2012年,這麼一點可憐的經費,那無疑是製作不出任何有質量的作品出來的,畢竟隨便哪個電視台,隨便一部電視劇,當時的製作成本都超過了千萬美元級別。

而且就算是千萬美元級別的作品,也大概率是撲街的,無法引起任何討論熱度的,不會給公司引流的作品。

而網飛的這十部作品,按照哈斯廷斯的要求,不求部部都是經典,但要求每一部都能夠得到觀眾們的喜愛,哪怕是垃圾,也要是觀眾們喜歡看的垃圾。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畢竟就算是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大導演,其一大半的作品都得不得市場的認可,而網飛這十部卻要求部部吸引觀眾,這怎麼可能?

這在外人看來絕不可能的事情,在網飛的算法的運作下,就變成了可能。

這個時候,網飛已經陸陸續續的收集了15年的用戶數據,然後他們將這些用戶喜好的數據,全部投入了進入,然後就出現了這個網飛最珍貴的大數據算法。

這個大數據算法能夠自己計算出在當前情況下,全米國的用戶最喜歡哪種影視題材,那些演員,哪些故事,哪些ip,甚至是哪些用戶們最喜歡的濾鏡都能夠計算出來。

據說,這個大數據算法能夠給出超過280個不同的影視作品的標簽出來,從280個角度來塑造一個影視作品……這基本上直接就將一個影視作品的大綱給折騰出來。

而最神奇的,他還能夠根據你的需求來定製觀眾喜好的大綱。

比如據說當時在選擇十部作品的時候,哈斯廷斯前九個作品,分別給出的特定需求是:投資200萬以內,然後是喜劇,科幻,西部,政治等等不同的類型影視的標簽。

最後這個大數據算法,就直接生成了各自不同的影視大綱出來,從劇本的要求,各種影視的要素,還有演員的選擇,甚至直接就購買哪些ip什麼的,全都直接顯示了出來,隻要按照這個大綱來無腦填充內容就行了。

而最後一部作品,哈斯廷斯隻給出了投資1,000萬美元這一個標準,其他的沒有任何限製,最終,這個大數據算法給出了答案:翻拍紙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