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發現自己偶像在使用這樣一款看上去是如此的新潮,如此的酷炫,居然可以側滑的如同電腦一般的手機的之後,天星5的爆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後天星5在華夏和米國兩個市場都處於斷貨的狀態,隻不過因為米國那邊的市場反饋會慢一些,所以等到幾天之後,黃老板才得到回報,米國那邊的天星5,已經幹杯黃牛給炒到了5000美元一台了。
嗯,哪個國家都有黃牛,甚至米國的黃牛還會更多。
對此,黃老板表示非常的興奮,然後繼續指示天星5維持產量不要有任何的變化,然後中米兩個國家平均分配份額,不要有任何的變化。
這家夥,是要把饑餓營銷給折騰到底了。
黃鶴這麼做,從始至終都是沒有將天星5放在江南集團主要的發展方向上麵,因為黃老板非常清楚,天星5是一代注定要退出市場的產品,自己實在是沒有必要在這樣一款產品上麵大費周章。
隻是這個世界的事情,很多都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當黃老板是真的想要好好過日子的時候,卻總會有自找麻煩的人找過來。
而這個人不是別的米國手機廠商,事實上天星5在全米國隻賣了兩萬台而已,連進入米國手機企業的競爭對手名單的資格都沒有,米國的手機企業是不會把天星5放在眼裏的。
麻煩找上來的,是米國的電信公司,或者說是整個米國電信體係的問題。
在2022年,用戶們可能已經習慣了購買任何一台手機都可以隨意的使用SIM,而不用考慮SIM手機背後的運營商問題,也就是俗稱的全網通。
但是如果將時間往回撥10年的話,許多顧客在購買手機的時候都必須要考慮到自己慣用的通訊公司,然後再選擇對應的手機版本,看看這個手機版本是否能夠兼容自家的通訊公司。
而很多手機也都會有聯通機,移動機,或者是電信機,這樣和各個通信運營商綁定在一起的手機,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市場競爭。
很多通訊公司都爭搶著想要綁定那些優秀的手機品牌,然後將這些手機品牌變成自家獨有的手機,隻能夠使用自家的SIM卡,否則就會變成板磚一塊,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聯通綁定iPhone4的操作。
其實別看iPhone係列現在如此風光,但其實iPhone1到iPhone3GS這幾款機型,在國內的熱度其實並不高,市場乏人問津,別說是和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當時的手機行業龍頭相比了,就連金立手機都能夠吊打iPhone。
直到一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出現。
2010年,蘋果推出了iPhone4這款劃時代的手機。之所以說這款手機劃時代,是因為這款手機完美的解決了屏幕顯示,極大的改善了觸控體驗,還有就是讓APP的使用變得極為流暢,不會再出現前幾代手機那樣頻繁的卡頓死機等等情況。
可以這麼,iPhone4之前的手機那都是未成年人,而到了iPhone4之後,這個係列的手機終於過了18歲,長大成人了。
也就是在同一年,華夏國內開始全麵大規模的3G網絡,而iPhone4想要獲得完美的使用體驗,就必須與3G網絡相配合。否則2G網絡那糟糕的網速,根本無法體現出iPhone4的效果,這就是iPhone4需要的天時。
而當時麵對3G網絡,國內最主要的兩個電信運營商移動和聯通,卻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
當時作為行業龍頭霸主的移動,認為在全國建設3G通信基站是一件虧本虧到姥姥家的事情。
因為2G網絡基站是無法改造成為3G網絡基站的,所以就需要從頭開始鋪設3G網絡基站,而這其中所需要的資金堪稱天文數字,最少也得幾千億人民幣才行。
同時,移動認為3G網絡並不是市場所需要的,手機嘛,能夠打電話,發個短信,收的彩信,在偶爾上一下移動夢網,看一下上麵的就足夠了,其他更多複雜的網絡功能,在手機上麵根本就是浪費,這些功能拿到電腦上體驗它不香嗎?
所以移動雖然在當時第1批就拿到了3G網絡牌照,但隻是簡單的在一些主要城市鋪設了3G網絡,對於全國更廣大的城市毫無興趣。
但聯通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策略,而其中的原因卻是因為當時聯通正在麵臨瀕臨破產的尷尬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