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山內溥本人更是不斷的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強調,絕對不準放棄卡帶的規則,岩田聰目前剛剛接任社長位置一年出頭的時間,屁股還沒有坐穩,他自然是不敢違背山內溥的意誌。
事實上直到山內溥去世之前,任天堂的遊戲機都沒有內部存儲遊戲的能力,直到山內溥去世之後,最新一代的遊戲機switch推出的時候,才第1次帶有硬盤,也就是內部存儲空間,可以不使用遊戲卡帶,通過網絡下載的方式來進行遊戲。
而索尼的下一代PS主機上麵,就已經自帶存儲空間了,所以這也成了任天堂在玩家眼中要錢不要遊戲體驗,死命要從玩家身上拔毛的巨大黑點之一。
除了這個黑點之外,卡帶還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任天堂遊戲的成本問題。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造遊戲主機的廠家都是不賺錢的,一台隻賣2witch,其畫麵表現甚至能夠把2020年的旗艦機給拉下來,所以switch的硬件是真的砸錢,2000出頭的價格是真的不賺錢。
不過這也是行業慣例,無論是索尼還是任天堂還是微軟,他們都是打著讓主機盡可能便宜,隻要不虧本就往外賣的套路,然後將賺錢的希望放在遊戲卡帶上麵。
畢竟你已經花2000多買了遊戲機了,那麼不再買他個幾千塊的遊戲,豈不是對不起買這台遊戲機的錢了。
一台遊戲機的價格3萬日元左右,然後一份遊戲就賣5000日元,6款遊戲就能夠買回一台遊戲機的本錢,你說這遊戲卡帶到底賺不賺。
而現在對於任天堂來說,他們的困境也體現在遊戲卡帶上麵。
假設任天堂和索尼同時發售一款遊戲,平台和第三方遊戲廠商預期在這款遊戲上賺取的利潤都是4000日元,那麼拋開掉遊戲的研發成本不談,剩下的成本就是製作遊戲卡帶的成本了。
而Ps此時是普遍使用光碟作為遊戲的載體,而任天堂依然使用的是自家的卡帶。
目前一款頂尖的遊戲大作,大小一般在500MB-1GB左右,哪怕是放在掌機上麵,也有100-300MB的大小,那就統一按照500MB和100MB的最低標準來進行計算好了。
500MB對於光盤來說,那不過是灑灑水的容量,一張光盤足以裝下整個遊戲,其刻錄成本最多不超過80日元,也就是大概不到一塊錢人民幣的樣子,之後再算上遊戲封裝以及包裝等費用,一盤遊戲卡帶的製作成本頂多不超過200日元,那麼這樣一盤遊戲的售價就是4200日元。
但對於任天堂使用的遊戲卡帶來說,比目前的技術而言,一個500MB的遊戲卡帶製作成本最少也在1500日元左右,再算上各種封裝成本,將近達到1600日元左右,那麼這份遊戲卡的售價就高達5600日元了。
那麼同樣品質的遊戲,玩家需要多花1400日元才能買到任天堂平台的遊戲,在這樣的成本考慮下,要麼任天堂主動降低自己的利潤預期,要麼就隻有漲價,然後丟失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自從索尼崛起之後,任天堂不斷潰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任天堂的卡帶價格居高不下,甚至超越了同等檔次的索尼遊戲兩倍的價格,玩家會喜歡任天堂才有鬼了。
其實整個任天堂上下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隻是礙於山內溥這個暴君的鎮壓,沒有人敢違背他的意思和發展理念。
岩田聰深知,必須要盡快改變任天堂遊戲卡帶製作成本高昂的問題,否則任天堂在未來的競爭中會持續衰敗,甚至走向滅亡也不一定。
尤其是堪稱最後一個避風港的掌機市場,目前更是麵臨巨大的競爭風險,但是掌機無法使用大型的存儲設備,隻能夠使用先進的微型的存儲芯片來製作卡帶,這就更加加大了製作遊戲卡帶的成本。
但暴君的意誌無法更改,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存儲芯片的成本。本來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任天堂曆史上隻能夠不斷的裝瞎子,依靠自己手中遊戲的品質,以及PSP上市之後的擺爛而活下來。
不過岩田聰卻發現了江南的存儲芯片,這讓他如同發現了驚人的寶藏一般。
之前他們采購一片100MB容量的存儲芯片,需要花費1200日元左右的價格。但是現在,一張100MB的江南生產的儲存芯片,質量更加穩定不說,而且隻需要900日元左右,這讓岩田聰喜出望外的同時,也看到打壓芯片生產成本,然後和索尼繼續競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