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左思城告訴醫生,他在昨天給這個患者進行了一個小檢查,就是用手拍了拍患者的頭部,然後發現聲音不一樣,就懷疑是腦袋裏麵積累了大量濃稠的液體。
這是他在一個醫學案例合集裏麵看到過的案例,說是在以前沒有X光等設備的時候,有一位曾經賣過西瓜的英國醫生,掌握了一個神奇的技術,那就是通過拍打病人的腦袋,就能夠得知病人腦袋裏麵的病灶位於何處,是長了腫瘤還是積了液體,液體的濃稠程度怎樣的情況。
然後找準位置直接開刀,命中率幾乎達到了90%以上,簡直堪比人形X光機。而這位醫生手下的腦科手術,病人的生存幾率也提高了40%以上,因為之前有太多的醫生找不準問題出現的位置,最後導致腦袋被打開了,卻發現病灶不在這裏,而在另外一個位置,需要再打開一次……然後病人就無法承擔腦袋第二次被打開的時間風險,直接就掛了。
這並不是在說笑話,在18和19世紀的時候,人類醫生雖然掌握了開刀治病的技術,但卻沒有完善的探測設備,另外他們的手術刀也從不消毒,他們甚至不知道刀刃上麵會有細菌這種東西,其結果就是手術的致死率非常的感人,達到了40%以上的致死率。
那個時候醫生開刀講究一個速度快,下刀要快,解決問題要快,縫合要快,因為隻有速度夠快,才能夠在病人體內的血液流幹淨之前把傷口給縫合上。
當時有一位速度最快的醫生,隻用了5秒鍾的時間,就用一把手術刀給弄死了三個人。
第1個人自然是開刀的病人,第個則是作為醫生的助手,因為速度太快,這位助手沒有及時的把手給縮回去,以至於被切斷了一根手指。
最後這是一位參觀手術的觀眾,這位觀眾被這恐怖的手術給硬生生的嚇死了。
沒錯,那個時候手術是可以參觀的,醫生和病人會待在一個類似於古羅馬鬥獸場的圓形區域之內,而在圓形之外則是一排排階梯的座椅,不管是醫生還是學生,還是普通老百姓,隻要願意交納一點點費用,就統統可以過來參觀手術,體驗手術的神奇。
在當時的文化看來,這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相反是一個對醫學發展和病人都相當有利的。
醫學生們可以通過大量參觀手術,來掌握堅實的實戰經驗。而通過參觀收費這樣的手段,則可以幫助病人節省一部分的醫療費。
畢竟作為表演一方,病人是可以分到參觀費用的50%的,不過這部分錢會被直接拿去衝抵治療費用,病人見不到就是了。
咳咳,言歸正傳,這位19世紀的醫生,發現給病人看腦袋其實和拍西瓜是一樣的,隻要能夠掌握到聲音上的不同,就能夠確定病人腦袋裏麵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
而我們的左思城同學,在看到這個案例之後有樣學樣,通過不斷的拍打病人腦袋的各個部位,來分辨聲音的不同,從頭確定腦袋裏麵的玩意究竟是什麼東西。
畢竟液體和腫瘤是不同的,液體能夠充滿整個空間,而腫瘤隻能夠擠壓部分空間,所以兩者產生的聲音是不同的。
聽完了左思城的話,整個醫院剩下全體斯巴達了,他們在開會討論了三天之後宣布,左思城完全病愈了,可以出院了,這讓左思城微微有些遺憾,他還想當個醫生呢,來給家裏麵賺錢呢!!
左思城兩年通過學習,充分了解到了自家的家庭有多麼的悲慘,自家到底欠了多少的醫療費……左木裏並沒有告訴醫生和兒子,那個戶主已經重新開始給自己打錢的事情。
因為自從左木裏失去了經濟來源,無法負擔兒子的醫療費用的時候,醫院本身已經舉行過兩輪的醫生捐款,同時還豁免掉了大部分的費用。
讓原本每月高達5萬的醫療費,縮減到了大概隻有1萬出頭的樣子。
左木裏自然就不可能再把這個消息透露給醫生了,否則醫院不再給自己減免費用咋辦,畢竟對方每個月還是打5萬塊錢過來的,這一進一出自己就能夠淨賺4萬塊,比撿垃圾賺的不知道到哪裏去了。
左木裏也沒有告訴左思城,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兒子現在變成了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小白,而且和醫生的關係很好,,萬一他傻乎乎的把事情和醫生說了,豈不是糟糕。
所以知道現在,左思城還認為自己家裏很窮,父親是在賣血給自己治病什麼的,所以很努力的想要找到賺錢的途徑,來幫助家裏麵解決問題和困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