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歌到目前為止隻接受過兩輪投資,前後融資金額也僅僅隻有1億美元左右,而這1億美元基本上全都用來購買服務器和帶寬,維持穀歌的基本服務和產品研發了。
本來正常情況下,依靠廣告聯盟的收入,穀歌能夠獲得不小的資金流。
畢竟雅虎的廣告聯盟,那當真是收入不菲,雅虎本身靠著這個廣告聯盟,每年的廣告收入就達到了上百億美元的規模。
但問題是,作為和雅虎進行合作的代價,穀歌不得不將自身收入的50%送給雅虎。
要知道,在加入廣告聯盟之後,那麼獲得的所有廣告收入,就必須先和雅虎進行55開的分成。
而之後,穀歌還得單獨拿出自己收入的50%又送給雅虎,也就是說穀歌隻能夠從所有的廣告收入裏麵得到25%的收入,這就導致穀歌雖然得到了不小的廣告業務,可最終獲得的收入隻能夠勉強維持服務而已,根本沒有繼續擴張的資金。
同時拉裏·佩奇也發現,加入雅虎雖然可以獲得巨大的流量加持,但是雅虎其實也限製了穀歌自身的發展。
因為所有的廣告收入要拿出75%交給雅虎,這就導致包括拉裏·佩奇自己在內,穀歌的員工都沒有繼續開發新功能的欲望了,畢竟就算推出了新功能,獲得了更多的廣告,可是大頭還是要被雅虎拿走,自己隻是在給雅虎打工而已。
所以在被楊致遠下達了最後通牒之後,拉裏·佩奇反而也下定了決心,要借著這個機會徹底脫離雅虎,否則穀歌隻能夠漸漸淪為雅虎的附屬品。
但如果脫離雅虎的話,穀歌就麵臨另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那就是服務器不夠用的問題。
麵對著業務的迅速發展,穀歌對於服務器的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可是穀歌已經一年多沒有購買新的服務器了。
一般來說,對於一家大型的網絡企業,如果一年多沒有購買過新的服務器,那要麼就是這家網絡企業提前大量儲備了一批服務器資源,再要麼就是這家網絡企業正在走下坡路,用戶人數不升反降,所以不需要那麼多的算力和存儲資源。
對於穀歌來說,這兩種情況都不存在,他真正沒有更新服務器的原因,是因為多餘的算力和存儲需求,都由雅虎提供了。
雅虎也算是有點頭腦,沒有一味的在穀歌身上壓榨油水,還友好的提出,穀歌欠缺的算力資源和存儲資源,雅虎可以一力承擔。
所以現在穀歌有將近一半的客戶數據,都在雅虎的服務器上麵,而2/3算力需求,也都是通過雅虎的服務器完成的。
之前雙方合作親密無間的時候,這些自然不是問題,可是一旦像現在這樣交惡了,那麼問題就大了。
對於穀歌來說,用戶的數據是極為重要的,一旦某天上線,用戶登錄穀歌,卻偶然發現自己所有的記錄信息全都沒有了,那對於穀歌來說,絕對是糟糕至極的結果,不知道會有多少用戶恨穀歌恨得牙癢癢,然後穀歌就徹底爆炸了。
雅虎給的合作期限限製是在三天之後,也就是說三天之內,穀歌必須要找到足夠的服務器資源,讓這些正規的用戶數據完成轉移,否則過了三天,雅虎隨時可以直接刪除掉穀歌的數據。
這就相當於把穀歌的數據握在手中,來綁架穀歌了。
顯然,這些都是雅虎早就打好了算盤,故意拖到今天來給拉裏·佩奇一個最後通牒,目的就是打拉裏·佩奇一個措手不及,讓拉裏·佩奇不得不乖乖的將穀歌賣給自己。
畢竟現在穀歌的賬戶上麵,隻剩下不到3000萬美元的資金了,哪怕不考慮時間上的問題,這點錢也絕對買不到足夠的存儲類服務器,來幫助穀歌存儲數據的。
畢竟雅虎為了存儲穀歌的數據,消耗自身相當於1.5億美元的服務器資源了,拉裏·佩奇到哪去用便宜五倍的價格,弄到足夠他使用的服務器來著。
整個雅虎上下都非常的自信,自己可以把穀歌給拿捏得死死的,對方跳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原來如此,可是我不記得穀歌曆史上有這麼一遭呀,而且穀歌和雅虎徹底鬧掰,那也是明年的事情呀!”黃鶴自言自語道。
根據黃鶴的記憶,雅虎和穀歌後來確實是徹底鬧掰了,不過那是發生在2004年的事情。
同時雅虎試圖收購穀歌也是發生在2004,在那一次收購失敗之後,雅虎就非常幹脆的將穀歌從自己的首頁給剔除了出來,然後換上了自己研發的雅虎搜索引擎,雙方就此徹底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