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中芯片成本就是左手換右手的遊戲,因為尼康的十台光刻機已經全部到位了,現在江南服務器使用的所有芯片都能夠自給自足。
比如這第2批進行實驗的江南服務器,其中有200台使用的都是江南集團自己生產出來的芯片。而之後,江南集團則會徹底停止對外采購芯片,服務器組將全部使用自己研發生產的芯片出來。
到時候江南服務器的生產成本還能夠進一步壓縮,賣了一台服務器就能夠賺到超過30萬人民幣的利潤,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產業。
不過想到惠普買到了120萬美元的價格,那就可以想象,他們賺到了多少錢了。
而假如小馬哥能夠來到這個基地參觀的話,那他心中的疑惑,大部分就能夠得到解答了了。因為江南集團用相當低的成本,投入了海量的服務器來維持臉書的運轉。
而如果騰達想要維持著同等規模和算力的服務器組的話,那恐怕又得花掉2億左右的美元,騰達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錢。
所以這是實力上的根本差距,江南和騰達已經不是在一個次元上麵的公司了,騰達依然隻是一個單純的網絡企業,但是江南已經進化到了網絡運營商+網絡硬件生產商的地步了,人家自己就可以生產服務器,這是騰達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江南集團的計算服務器是國際上的三流水平,但是江南集團的儲存類服務器,卻已經達到了國際頂級的水平。
這主要歸功於童和,還有他的石墨烯。
之前讓研發中心沸沸揚揚的黑晶,其實隻是童和研發出來的第2個具有高度實用價值的石墨烯材料,之前第1個具有高度實用價值的石墨烯材料,其實是一種存儲顆粒。
用這種特殊材料打造的存儲顆粒,在同樣的大小下,能夠儲存此時國際上最優秀的儲存顆粒足足20倍的數據。
是的沒錯,是二十倍的數據,所以就算在存儲服務器其他方麵的設計上要遠遠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江南集團生產的存儲服務器,卻能夠達到國際上最好的存儲服務器5倍的效果。
不管是容量,還是讀寫速度,還是體積大小,統統都是5倍以上的差距,大約相當於未來2008年左右的存儲服務器的水平。
此時並入了服務器組的存儲服務器大約有50台,能夠儲存上億TB的數據,最少在兩年的時間內,江南集團都沒有對存儲服務器擴容的需求了。
同時,江南服務器也正在計劃將存儲服務器作為他們推向國際市場的第1項產品,畢竟此時的運算服務器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
那麼言歸正傳,至於小馬哥心中的另一個疑問,也就是網絡的問題。
一是因為江南成立了南北兩個網絡中心,可以共同分擔所有的網速需求,提高網絡的效率。
不過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臉書本身的設計優化。
其實臉書從研發到第1個版本誕生,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之後4個多月的時間全部都是用來繼續打磨臉書的。
因為在實際測試的過程中,江南團隊發現臉書需要消耗的網絡實在是太過於巨大了。所以經過了長達4個月的優化,臉書將其中最耗費網絡的空間裝扮部分,將其中幾乎所有的圖片都儲存在了脫機中心。
這樣除了第1次打開空間之外,之後每一次打開網頁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從脫機中心來調用圖片數據,根本不需要再連接網絡來獲取數據。
第二,就是臉書精心設計的各種消息圈,在消息圈裏麵,推薦的空間動態,會直接發布到圈子頁麵上,需要點開空間就可以直接閱讀,這樣就同樣省略了大量調取空間數據的步驟,僅僅隻需要調取一部分文字數據或者圖片數據就夠了,自然大大的節約了網速。
除此之外還有幾十處精心打磨的,能夠在細節上節省流量的設計,這些都是長達4個月的研發成果。
至於騰達,總共就隻有15天的時間,所以QQ空間基本上是照著OO空間,這個一出世就被直接判了死刑,沒有經過任何打磨的樣品來抄的。
雖然換了代碼,但本質上的功能設計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想要看到QQ空間的動態的話,那就必須要先進入QQ空間,從服務器讀取大量的空間數據,再讀取動態數據,最後才能夠呈現出空間的內容。
這些步驟大大的消耗了網速,自然就導致快不起來了。
其實後來小馬哥也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隻是這些問題統統需要時間來打磨,可是小馬哥已經沒有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