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江南理事會的壯大(1 / 2)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裏麵,黃鶴以每天四五家企業的速度,不斷的拜訪著溫州的一些企業。

這些企業都是黃鶴之前一個月花了大力氣找人來調查的,從工廠的運營狀況到經營者的人品如何,那都是掌握了不少的情報,最終圈定了總共20家左右的企業。

這些企業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企業屬於中型企業,資產在100萬-1000萬之間、

二是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太好,都屬於陷入困境之中,即將要完蛋的那種。

三是企業的負責人人品好,這裏的人品指的不是個人的私德,什麼愛家庭,愛孩子,不愛亂搞什麼的,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商業信譽好,講信義等等。

四嘛,就是各自觸及不同的行業,從服裝到廚具,從飾品到手表等等,反正就是滿足黃老板的十二個盲盒大類的產品需求的企業,各自都有一個。

如果放在其他地區,20個符合這麼多條件的企業還真的不好找,但是在溫州就不一樣了,這裏各種企業全部加在一起,足足有十萬之多。

當然了,這個是把一些隻有一兩個人的企業也算進去了,但這些企業,全部都是製造類的企業,而不是說什麼餐飲,娛樂之類的服務類企業。

這也是溫州為什麼能夠在整個中國都赫赫有名,成了浙江知名度僅次於省會杭州的城市了,就是這樣這裏是各種小商品製造的核心。

也正是因為在這片土壤上,黃鶴才能夠找到這麼20家符合自己需求的企業出來。

接下來基本上就是之前對付曲薇的套路,在工廠困難的時候進去找到負責人,一口氣用收購工廠積壓的大量貨物,獲得負責人絕處逢生,雪中送炭的感激。

然後提出了要求對方用協議換股權,然後加入江南理事會的邀請。

當然了,有一些人是不願意接受這種白白拿走40%股權的事情的,黃鶴也不勉強,反正除了20個正選名單之外,還有上百家的備選企業,這家不肯,那就去另一家試試,反正自己真金白銀的合約丟出來,大部分處於生死邊緣的企業,都會答應的。

這也是為什麼黃鶴立下了上麵四個標準的原因,因為隻有這樣的中型困難的企業,才會被黃鶴給威逼利誘成功。

當然了,黃鶴也不會虧待他們,隻要他們加入了理事會,那麼盲盒帶來的大量訂單,都會湧入這些企業,他們就會立刻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

如此一來,這些企業也會被盲盒給死死的捆住,根本無法離開江南集團的控製,更別說他們還有40%的股份捏在黃鶴手裏麵了。

不過這手段也就是黃鶴能玩,因為隻有黃鶴的盲盒,才能夠葷素不忌,隻要是這個品類的東西,不管樣子醜不醜,是不是會受到市場的喜愛,都統統的塞進盲盒裏麵,畢竟用戶是無法選擇盲盒裏麵的產品的顏值的。

當然了,對於購買黃鶴的盲盒的用戶來說,他們也不看重產品的顏值,他們隻在乎,這個產品的市場價格,要比盲盒的購買價格高,隻要這樣,那就足夠了。

最終一個星期的時間下來,黃鶴跑的腰酸背痛手抽筋,總算是完成了20家企業的半收購,而這些企業也在一個星期內,接到了難以相信的巨額訂單,就連最少的一家企業,也接到了500萬的訂單,足夠他們工廠一年的產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