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南山鍾塔(1 / 2)

“秦風的請柬?這小子又搞什麼幺蛾子?”李靖拿著一張大紅燙金的請柬,若有所思。

送請柬的薛虎道:“李帥,先生在請柬中說的清楚,您一看便知。”

李靖打開請柬,不由一愣,隻見上書:七月新秋風露早。渚蓮尚拆庭梧老。是處瓜華時節好。金尊倒。人間彩縷爭祈巧。萬葉敲聲涼乍到。百蟲啼晚煙如掃。箭漏初長天杳杳。人語悄。那堪夜雨催清曉。

吾有美酒佳肴,待君品鑒,望貴伉儷於七月七撥冗。

李靖訝然,很明顯,人家是請兩口子一起,不過他倒是無所謂,點頭道:“某知曉了,定準時赴約。”

與李靖一般收到請柬的人不在少數,大多與秦風關係不錯,連宮中都收到了數張,李世民、長孫、李恪皆有。

秦風要大宴賓客,在某些人看來,似乎是要與勳貴世家尋求緩和關係的契機,這讓許多人表示很安慰,比如李綱、房玄齡、魏征等人。

但是也有人知道其中關礙,知道秦風根本不是這麼想的,是另有目的。

比如李世民、薛萬徹、秦瓊,就知道秦風的真實目的。

因為秦風的南山書院,已經竣工了數月,遲遲沒有開始招收學子,這讓許多人眼熱的同時,也很失望。

畢竟秦風幾個弟子的本事大家都有目共睹,就算是逐出門楣,那也是頂尖的人才。

須知道,原本這些人,不過是紈絝子弟罷了,縱然有些本事,但是放在泱泱大唐,實在是看不過去,如今卻一個個意氣風發,獨領風騷,誰不眼饞?

秦風不放話,南山書院不招生,他們也隻能幹著急,望眼欲穿。

秦風此人從來不主動請誰,尤其是吃飯這種事情,滿大唐有此殊榮的,隻有寥寥數人,李綱算一個,皇後算一個,其餘之人,就連皇帝都沒有這個待遇,隻能厚著臉皮去蹭飯。

如今秦風忽然間呼朋喚友,自然驚動長安。

宴會的地點在南山水榭,這是個許多人都很想去的地方。

南山村擴建以後,在滈河之上,以橋梁勾連,建造的一座座連綿水上閣樓,堪稱奇跡,任誰見了,都得豎起大拇指。

水榭之上,亭台閣樓,各色建築,明燈高懸,連綿不絕,如今正是荷花盛開之際,在此時此地大宴賓客,實在是令人不得不去。

更何況秦風已經放出了話,乞巧節這一天,南山村徹底開放,除了水榭之外,其餘之地,可盡情遊覽。

這就讓許多文人雅士趨之若鶩了,還有長安的貴女們,誰不想有一份美好姻緣?家裏安排的再好,若是能在乞巧節遇到更合適的,豈不是更好?

乞巧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可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誰都不想錯過。

這時候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了,乞巧節更是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

如今秦風在南山水榭宴請長安勳貴,據說連陛下皇後都會去,那麼去的世家子弟、文人雅士自然不少,貴女們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已經有婚約的,就相約一起前往,沒有婚約的更是躍躍欲試,萬一遇到合適的,再加上家裏的助力,獲得一份美好的姻緣,也不是問題。

貞觀二年七月七日,從傍晚開始,一輛輛馬車沿著朱雀大街,出了明德門,往南山而去。

南山村此時已經準備妥當,沿著南山村出去一裏之地,路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盞明亮的路燈,傍晚時分已經亮起。

碩大的燈泡,明亮的光線,天色越黑,越顯得不凡。

尤其是這燈光似乎不用燃料,卻大放光明,令許多人驚詫莫名,引得無數人駐足觀看,甚至有風騷之輩吟哦有聲,盛讚路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