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奴遠遁(1 / 2)

赫圖阿拉,狹小的宮殿內,後金朝廷大員正在議事。

十四歲的順治端坐在龍椅上,孝莊太後坐在他的身側。

輔政王濟爾哈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端親王博洛,以及鼇拜等重將彙聚一堂,共同議事。

明軍二十多萬大軍聚集在遼陽沈陽,隨時突破長城攻打滿人最後的老巢,後金已經到了滅國的邊緣。

數年以來,大清先是從北京經過巨大的犧牲退到關外,試圖以遼東之地再圖恢複。

誰知道在明軍的步步緊逼下,在蒙古諸部趁火打劫下,竟然連遼陽沈陽等遼河套肥沃之地也守不住,不得不退回到長城以外的建州衛老家,和大明的局勢重新恢複到努爾哈赤舉兵伐明之前的態勢。

然而當年所向無敵的八旗勁旅已經不複存在,滿人全部男丁現在加起來也就兩萬餘,而明軍的實力卻越來越強大......

為了自保,早在三年前,滿清已經宣布取消大清國號,改稱後金,並向大明稱臣,明金雙方以遼河為界,遼河以東歸後金所有。然而當時的明廷提出了一個條件,便是讓順治帝和孝莊太後一起到南京請降,然後才能接納滿清歸降。

送皇帝和太後給明人請降,後金朝廷自然不肯,於是戰事再起,在金鑫率領的遼西明軍的發起的數次戰役中,後金兵損失數千,男丁損耗過重再也守不住遼陽,不得不退到建州老巢。

“陛下,太後,明人數十萬大兵雲集遼沈,我後金到了危亡之關頭。咱們總兵力不過兩萬,缺衣少糧,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為了全族的安危,隻有和明人議和一途了。”老態龍鍾的濟爾哈朗愁眉苦臉道。

“議和?輔政王,難道你想讓皇上和哀家到明軍中投降不成?”孝莊不滿的看了濟爾哈朗一眼,冷冷問道。

“老臣不是這個意思,老臣是說戰必亡,和談才有存活下來的希望。為了十萬族人能活下去,老臣願意替陛下到明人營地請降。”

“輔政王錯了。”博洛打斷了濟爾哈朗的話,“我後金和明朝之間仇深似海,想通過和談基本不可能,明人帶兵前來的可是陳越狗賊,他向來亡我之心不死,如何會肯放過現在這個滅我的機會?所以,戰必亡,和談也會亡!”

“那博洛你是什麼意思?”濟爾哈朗問道。

“以我的意思,這建州咱們是待不住了,不如放棄這裏,全族向北遷移。向北越過黑龍江,去投奔海西女真。”博洛冷然道。

“去海西?”濟爾哈朗一愣,“難道你要放棄咱們這祖輩生活的的地方前往北方苦寒之地?”

建州這地方冬天雖冷還能忍受,土地還算肥沃,滿洲人靠著種植打獵勉強能夠維持生活,越往北天氣越是寒冷,冷的便是滿洲人也適應不了。幾乎沒多少人願意去海西過那種日子。

“海西雖然苦寒,但是咱們能夠活下去,建州雖好,咱們可是打不過明人,再戰下去恐怕會身死族滅,如何取舍還用我說嘛?”博洛冷冷道。

“我支持博洛,就去北方!”勒克德渾也站了出來,“咱們尚且有兩萬男丁,到了北方休養生息,並吞北方女真各部,於海西之地再建後金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到時再和大明一爭高低!”

“我也同意去海西!”鼇拜等將也站了出來,紛紛表示支持。

眼看大部分將領都支持前往北方,濟爾哈朗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和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