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真和尚輕輕放下茶杯,道:“老施主,您在此處釣魚渡客,常聽別人的故事,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故事?”
老漁翁道:“我自己的故事?我自己的故事太過傷感,我自己都不敢提起。”
行真和尚道:“老施主,何不說出來,讓貧僧也品評一番?”
老漁翁道:“我本是這附近柳州的商賈,以販運木材為生。本來衣食無憂,享盡榮華富貴。可後來,我那林場燃起了大火,火光衝天,無論如何也救不下來。從那時起,便賠了一大筆錢財。
“後來,我生意逐漸不好做,賠了許多錢。可歎世態炎涼,我那兩個兒子說我不公,強分了家產。我無法,把他們痛罵一頓之後,便離了家,把僅剩的錢收攏起來,買了這一條船,我生性好吃魚,便在這裏打魚為生,說來,已經有三四年了。”
老漁翁寥寥數語,便把一生之事說盡,顯然,此間有太多隱情,卻不願多說。但此間,說道兩個兒子的時候,臉上還是有一絲痛苦的表情閃過,但隻一瞬間,便不見了。
行真和尚道:“阿彌陀佛,世事無常,施主還是看開些好。”
“對,看開些,看開些。”老漁翁笑道,“師父呀,我當時可真是看不開,不過後來,日子久了,我便覺得在這裏也挺好。你不知道,做生意有多難,有多少煩心事。我這一輩子,心裏就沒有清靜過。
“可到了這裏之後,什麼事都不用想,什麼煩心事也都沒有。我就在這裏慢慢等著,等著壽數將盡的那一天。我想好了,等那一天,我便奮力落到水中,我吃了這麼多的魚,死後,也該讓魚把我吃了,就算是還債了。哈哈哈……”
不知為什麼,在談到死這件事時,老漁翁竟然十分豁達,全然沒有任何避諱。
懷空聽了這二人的經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原以為自己的經曆已經足夠困苦,足夠讓人憤世嫉俗了。可是聽了師父的經曆,方才知道,自己那點苦,真的不算什麼。
雨仍然在下,一直下了一個時辰,方才停住。
三人走出船篷,望著大江大河,心情格外暢快。江上清風吹來,倒有一絲涼爽了。
老漁翁道:“你們二人既然要往西走,我就把你們送過去吧。”
“多謝老施主。”行真和尚緩緩道。
老漁翁便穿過船篷,走到另一邊。解開了繩索,撐著竿,向著葦江的另一邊劃過去。
而此時,行真和尚卻站在船頭,望著眼前的江水,怔怔出神。
“師父,外邊冷。我們還是去裏麵吧。”懷空望著師父道。不知為什麼,他覺得此時師父的眼中,竟然有一種異樣的光芒閃過。
“你進去吧,為師想看看這江水。”行真和尚道。
懷空不好再多說什麼,隻好自己進了船篷。
小舟蕩悠悠的,不一會兒便到了對岸。二人走下船來,轉身向著老漁翁施禮致謝。
老漁翁笑道:“說什麼謝我,我該替天下蒼生,謝謝你才對啊。對了,我有一句話,差點忘了。”
“哦?”行真和尚疑道,“不知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