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五彩繽紛的通道,走出暗無天日的密林,敖烈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望著眼前的那座大山,敖烈心中思緒萬千,因為他的感覺,或者他的心已經告訴他,這裏就是他千方百計在尋找的地方。
靈台方寸山,老子終於到了。
敖烈心中狂吼一聲,抬腿就跑上了山去。
這一路上,敖烈發現山中的天地靈氣充足的可怕,幾乎隨處可見的山花野草的花蕊處,就有那麽一到兩滴天地靈氣凝結而成的水滴。
而且這山上有許多條小溪流淌,處處散發著泉水叮咚的聲響。
看天上,煙霞散彩,日月搖光。時聞仙鶴唳,聲振九皋霄漢遠;偶爾鳳凰翔,翎毛五色彩雲光。
再看那山林中,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突起石崖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
半途過了一道山坡,大約又行了七八裏路,敖烈終於看到前方出現了一道山門。
那山門雙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敖烈左右張望,發現左邊是一排排帶雨半空青冉冉的千株老柏;右邊是一道道含煙一壑色蒼蒼的萬節修篁。
那山門前方一叢叢的奇花布錦,溪水拱橋邊上瑤草噴香。
這可真是一處幽靜之地,神仙洞府啊!
敖烈正感歎著,忽見洞府一側得奇花叢邊上似乎有塊石碑倒在地上。於是急忙過去扶起來一看,頓時心髒像是中了世界第一大獎一樣的狂跳起來。
因為那塊碑約有三丈餘高、八尺餘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看到這幾個字,敖烈的眼睛都濕了。多少年了,他敖烈一直在尋找,可是花兒紅了又謝,謝了又紅,已經不知過了多少坎坷,多少個春秋,為的就是尋找到這裏啊!
敖烈見那大門勾著,也不前去敲門。反正他人已經到了這裏,那就說明他的機緣到了。以須菩緹祖師的神通,他敖烈又豈能逃過那老爺子的法眼。
此時若去敲門,就顯得太俗了,還是安心等待人家自己開門吧,如此才不會失了禮數。
於是敖烈雙膝跪地,看著那扇大門,心思漸漸沉澱,將先前的狂喜心緒拋飛出去,慢慢進入到了一種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掛心的境界。
這種心境也是敖烈長久磨玉石磨出來的。
少頃間,隻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裏麵走出一個豐姿英偉,像貌清奇的仙童。
敖烈心神一動,神識籠罩過去,卻感覺仙童的神魂穩如泰山,任你狂風暴雨,我自不動如山。這才知道此仙童的實力強大,竟然是比他敖烈還高一級的金仙。
“嗬嗬,師弟好本事,還未入得山門就已經是真仙高級的水準。這許多年來,還真未有如此實力的來拜師求道了。”
那仙童約莫二十來歲,髻角生著雙絲綰,寬大道袍兩清風。
相貌和眼眸中的實際年齡明顯不同,可他明明站在哪裏,卻給敖烈一眾很空的感覺,似乎變相都是可有可無,體內唯有一顆求道得心永生不熄的跳動著。
這可真是:仙緣仙門求仙客,身居幽山永壽童。一塵風華全不染,多少甲子任翻騰。
“那裏,師兄才是好本事!”
麵對仙童的讚賞,敖烈卻是有些臉紅。不過想想也沒錯,人家畢竟是須菩緹的道童,修為要是低了,那了就太對不起這的超然環境了。
“我哪裏有本事了,都是看師兄們修煉,自己跟著學來的。”
聽到敖烈誇讚自己,仙童的臉越發的謙虛起來,就好像他真的沒有天賦一般向敖烈,道:“你是哪裏的小龍?”
“喔,我是西海三太子敖烈,特來山中尋求仙道,望師兄引薦一下。”
既然要拜師,那自己的一切當然要交待清楚了。
“果然如此……”
聞言,仙童高興道:“祖師真是太有本事了,你知道嗎?我家祖師正才下榻準備給內門弟子登壇講道。可他老人家還未開始講,也沒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是外麵有個從西方排行第三,想要修行的龍來了,叫我出來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敖烈笑道:“是我,是我。祖師神通,弟子還未拜入山門,祖師就知道弟子的一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