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錦州告急(七)(2 / 2)

現在人民軍陸軍中,就屬原來的兩棲裝甲部隊的位置最尷尬,雖然兩棲裝甲部隊是人民軍的一張王牌,而且也在關建時刻出戰立功,但總體來說出戰的次數非常有限,畢競現在的人民軍真正能需要用到裝甲部隊的時候並不多,還不如猛士車參戰的機會多,但作為人民軍的一張王牌,裝甲部隊又不能解散,必須要時時待命,萬一要用呢?

而這就造成了裝甲部隊的官兵隻能長時間的脫離戰場,看著陸軍、甚致是猛士車部隊不斷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而陸軍部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裝甲部隊的官兵長期脫離戰場當然是不行的,一方麵華東政府己經開始發展自己的汽車工業,那麼離組建自己的裝甲軍種也不會差得遠了,畢竟在舊時空裏,坦克的出現也就是10年的事,而華東政府的裝甲軍種,也肯定會比這個時間更早一些,而一但裝甲部隊成立,還需要這些穿越的裝甲兵來指揮,如果長時間的脫離戰爭,會讓他們對戰場的敏感性、反應、決斷能力下降;另一方麵,長期脫離戰場,也會讓裝甲部隊的官兵失去立功晉升的機會,影響他們的士氣。

陸軍部討論之後,決定在不需要裝甲部隊出戰的時候,讓裝甲部隊的官兵以參謀的身份輪流到各軍的參謀部去任職,一來可以直觀的接觸戰爭,畢竟參謀部是製定戰術計劃,關注戰事進程,指揮作戰的地方,在這裏可以了解戰爭的進程,積累戰爭經驗;二來也可以在各軍的參謀部裏刷經驗晉升,不置於被陸軍甩得太遠。而一但需要出動裝甲部隊作戰,至少也有一半的部隊可用。

歐陽隆興己經兩次到其他軍的參謀部去任過職,被輪換回戰區司令部之後,又在戰區參謀部裏掛個參謀的職位,但歐陽隆興心裏並不滿足,他更希望自己能夠親自指揮或參與指揮一次戰鬥,雖然說在其他軍的參謀部期間確實經曆了幾次戰爭,也積累了一些作戰經驗,但俗話說“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何況他隻是去隻是掛個職,並不是真的去當參謀,那既不是他的部隊,和其他人的關係也不熟,而且掛職的時間也不長,因此能做的事情有限,更多是去看去聽,反到是有些像是去學習一樣,更不要說是參與指揮戰鬥。

這次得知戰區司令部想從參謀部裏派人去錦州指揮軍事,歐陽隆興立刻主動請纓,要求去錦州,畢竟這樣獨當一麵的機會可並不多。而參謀部討論之後也認派歐陽隆興去錦州比較合適,因為他多少也有一些實戰經曆,而且這次去錦州的敵人是土匪,盡管這支土匪的裝備精良,但土匪畢競是土匪,裝備再精良,也在戰術、組織、紀律等方麵都是無法和正規的軍隊相比,何況在錦州還有張作霖部,這支軍隊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而且張作霖又熟悉土匪的作戰風格,因此隻要是歐陽隆興中規中據,不要輕急冒,就不會出什麼事。

於是在三天之後,戰區司令部正式任命歐陽隆興為錦州軍事指揮部總指揮,又任命楊洵為副總指揮、張軼為參謀長,組成了錦州軍事指揮部的班底。

而這次給指揮部配備的軍隊是一個步兵營,除了營屬的60迫擊炮連和機槍連之外,還增派了一個80迫擊炮連,配有9門80迫擊炮,和一個重機槍連,配有6挺馬克沁機槍;以及一個75毫米野戰炮連,配有6門75毫米野戰炮,以加強人民軍的火力。這樣合算起來,戰鬥連隻有3個,而火力支援加強連竟達到了5個,以一個營來說火力之強,卻實是令人發指。除此之外,為了應對蒙古騎兵,司令部又他們增配了兩個騎兵連,和兩輛猛士車。使總計兵力達到1300佘人。

另外司令部又從戰區的警衛營抽出了一個連,專門保護到錦州上任的官員,確切的說就是保護在錦州任職的6名元老,而且這個警衛連是直接聽命於高瑾,並不屬於指揮部指揮,這時防止軍隊被戰爭牽製,而疏忽了對元老的保衛工作。同時司令部還專門拔出了一輛依維科中巴車,作為6名元老上任的代步工具。一但在局勢真的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由兩輛猛士車保護中巴車,也足夠將這6名元老安全護送突出重圍。因此這次司令部的考慮也算是麵麵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