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錦州告急(一)(2 / 2)

前一階段張作霖部在剿匪作戰中表現頗為亮眼,並且也能夠尊守人民軍的軍紀,於是得到了戰區的認可,因此在秦錚離開沈陽之前,己經作出決定讓張作霖部駐紮新民府休整,並且進行整編,同時也給張作霖部正式的番號,第二軍第17後備團,任命張作霖為團長、張作相為副團長,孫烈臣為團參謀長;第1營由湯玉麟任營長,王立有任副營長;第2營由丁喜春任營長,張海鵬任副營長;第3營由吳俊升任營長,張景惠任副營長,同時還允許第17後備團編製一個騎兵營,但隻有2個騎兵連,實際是半個營,由汲金純任騎兵營長、闞朝璽任副營長。另外隻設一個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總計的兵力在2700人左右。

雖然張作霖部號稱有3000餘人,但在投靠華東政府之前,真正的可戰部隊隻有7、800人,因為張作霖手裏隻有這麼多步槍,而投靠華東政府之後,得到了人民軍的補充,當然給他們的步槍是在戰場上繳獲的俄製莫辛納甘1894式步槍,但這也使張作霖部的可戰人數擴大到了1500人左右,而且子彈充足,這也是張作霖部能在剿匪作戰中表現出色的原因之一,但張作霖部還沒有授與番號,軍銜、軍職,因此還不能算正式的人民軍部隊。

而現在張作霖部被正式授與番號與軍職,因此這才算成為正式的人民軍部隊,當然這一來人民軍也將會給張作霖的部隊派駐軍政人員,連級部隊派駐指導員;營級部隊派駐教導員,團部派駐政委。

這時張作霖剛剛在新民府完成了人員和建製的編製,畢竟要從1500人一下子擴大到2700人,也不是能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由其是機槍連和迫擊炮連,還必須會識字,因為機槍和迫擊炮都是要看得懂操作手冊、尺碼,並要懂一些維修的技術。

但現在張作霖團的武器還沒有換裝,而且派駐軍政人員也沒有選好,不過張作霖的部隊還有一定的戰鬥力,又有比較豐富的繳匪經驗,而且新民府離錦州府也不遠,還不到200公裏,如果急行軍的話,3、4天就可以到達,因此在這個時候調張作霖部去支錦州府,是最適合的選擇。

另外由於錦州變故的時間太短,因此對於進攻錦州府的土匪情況還所知不多,現在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股土匪的首領叫杜立三,而參戰的那支騎兵是蒙古騎兵,但到底是杜立三的部下還是同伴,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了報告之後,秦錚也陷入了沉思,肖建軍道:“杜立三?這個人我在過去聽說過啊,好像和張作霖的關係不錯,似乎還是結拜兄弟,派張作霖對付杜立三,這合適嗎?”

秦錚搖了搖頭,道:“那些是評書的內容,杜立三和張作霖並沒有什麼深交情,當然,兩人認識是肯定的,畢競兩人都是土匪出身,因此不可能沒有交情,但都是塑料交情。而且在舊時空裏,張作霖在受清廷招安以後,又以招安為誘餌,誘殺了杜立三。”

王雲鵬道:“這麼說讓張作霖去對付杜立三,到是做對了,不如就讓張作霖去騙引杜立三。”

秦錚又搖了搖頭,道:“也不能這麼說,畢競時代不同,大局勢也不同,就算是讓張作霖去騙引杜立三,杜立三也未必會上當,畢競我們從來沒有主動去招安過土匪,張作霖也好、馮麟閣也好,都是主動投奔我們,而且也不是來投奔的我們都收,張作霖、馮麟閣雖然都是出身綠林,但並不是純粹的土匪,他們並沒有占山為王,而是以地方保險隊的形式存在,相當於是民團,因此實際是半官半匪,雖然也幹過一些打家劫舍的沒本錢買賣,但也做過不少維護地方秩序,保境安民的事情,在民間還有一些好名望,這樣的人來投奔,我們才會接納。相反那些純粹的土匪來投奔,都被我們拒絕了,而杜立三就是純粹的土匪,我們不可能接納杜立三,更不要說主動招安,杜立三也不會相信我們,如果他真想受招安,這次就不會做得這麼絕,而且別忘了還有蒙古騎兵幫他。蒙古勢力可是受俄國的控製的。”

王雲鵬道:“這麼說是俄國支持杜立三?”

這時夏博海道:“我到是知道一些杜立三的情況,似乎杜立三一直和俄國不大對付,並且因為與俄國為敵,獲得了一個‘包打洋人’的綽號,7在日俄戰爭期間,杜立三是站在日本這一邊對俄國作戰的,怎麼會和俄國攪到一起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