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農村的居民的思想觀念就要落後得多,而且農村的小孩基本可以算半個勞力,可以幫家裏做不少事情,雖然華東政府嚴厲的打擊使用童工的現像,但幫家裏做事不在此類,因此不少農民的思想是“讀書有什麼用?還能讀出個秀才來,不如留在家裏幫著幹點活好”,至於對女孩就更是守舊,早晚都是別人家的人,讀個什麼書。這也就造成了農村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隻能免強達到4成。
而教育部門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在河南、東北開始布置基礎教育,重複山東省的工作,而在山東則是提高兒童的入學率,在這個5年周期內,城市達到100%,農村達到80%,不過這僅靠教育部門,甚致是文教衛委員會都無力解決的,需要其他部委的協調配合,文教衛委員汪軍建議以立法的形式,強製適齡兒童入學,或者是將適齡兒童入學率列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指示。
經過討論之後,最終通過將適齡兒童入學率列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指示。而以法律形式強製適齡兒童入學則暫時擱置,畢競這個時代的中國國情導致相當一部份適齡兒童確實難以入學,在這個時候用司法幹涉,並不合適,而且也難以量刑,無論是罰款還是拘捕,都不適用,因此還是應以引導為主,同時也要求文教衛委員會加強宣傳。
隨後其他幾個部委,農業委、建交郵委、工礦能委等部門也都提升了各自的計劃,這些計劃也都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因此也就沒有在元老議院裏引起什麼波瀾,逐一的通過。
當然也有被否決的,有人就提出,製定【婚姻法】,要求正式確定一夫一妻製度,但在討論之後,認為現在製定【婚姻法】的條件還不成熟,在最終的投票中還是被否定。
其實【婚姻法】和一夫一妻製度,在華東政府裏也是一個老梗,自從華東政府成立以後就有人提出過,但當時就在元老議院裏被否決掉,而且行政院也考慮到這個時代中國的特殊國情,畢竟穿越集團中的男性還是占了絕大多數,因此也沒有用行政命令來強製施行。
現在穿越者們除了未成年人和老人之外,大多數青壯年都己結婚,而且和本土歸化民結婚占了絕大多數,畢競穿越者中的女性人數還不到1000人,除去未成年人和老人,真正的適齡隻有7、800人,當然和本土歸化民通婚的隻有男性,因為穿越女是基本不可能看得上本土的男性。而且隨著華東政府的勢力擴大,與穿越者聯姻的本土歸化民也越來越多,包括部份中立的本土歸化民,甚致是對華東政府懷有敵意的本土歸化民,如地方鄉紳、豪族,還有一些清廷的官員世家,也都釆用與穿越者聯姻方式,確保自己的利益、平安,或是多麵下注,因此穿越者娶妻納妾的也確實不在少數。
行政院對此基本是采取默許態度,但在行政體係內,對此也進行了區別對待,首先是優先考慮穿越者內部通婚的人,如五人組中,隻秦錚是一家人穿越,其他4人都是單身,在這個時代又重新結婚的對像也同為穿越者,行政院的九委員也是一樣。
不過穿越者中的女性人數畢竟有限,因此和本土歸化民通婚的大多數行政人員還是占了大多數,而這又分為4種情況,一是自覺執行一夫一妻,而且結婚的對像是政治可靠的歸化民,這是僅次於穿越者內部的通婚者,也屬於重點考察並培養的對像。
後三種情況則分別是:自覺執行一夫一妻,但結婚的對像在政治上並不可靠,有的甚致是政治上比較危險的;選擇多妻製度,結婚的對像有政治可靠,或有少量政治不可靠;選擇多妻製度,結婚的對像政治不可靠,或大多數結婚的對像屬於政治不可靠的。
最後一種情況顯然是不予考慮納入行政體係的,最多隻能在政府創辦的企業中任職;而2、3類到也不是不能納入行政體係中,但需要酌情考慮,甴其是在出了“白流蘇案例”之後,就更要慎重使用,而且除非是本人的能力相當突出,否則2、3類人在行政體係中,基本是難以晉升到高層的,最多隻能在地方上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