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收到這個消息之後,俄國政府卻爆了,首先要求俄國接受賠款、割地的條件才能進行談判,這簡直就是直白的羞辱,俄國什麼時候接受過這樣屈辱的條件?斯拉夫民族可不是隻會玩藝術的法國人,當初拿破侖連莫斯科都占領了,俄國不是照樣沒有屈服,最終還是反殺成功,撼動了拿破侖帝國的根基,區區黃皮猴子,竟然敢向戰鬥民族提出這樣汙辱的條件,實在是太可恨了,因此俄國的大臣們紛紛向尼古拉二世表示,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還是要和華東政府死磕到底。
當然在這個時候主張談判的俄國大臣是不好直接反對繼續戰鬥,隻是拋出“這一戰怎麼打?”“誰願意去遠東接手後麵的戰鬥?” 等問題時,卻無人應答,畢竟打嘴炮容易,但真要是幹實事,卻沒有幾個人能接手。這也讓沙皇相當的惱火。
這時陸軍大臣薩哈羅夫向尼古拉二世提出了一個建議,可以再從歐洲方向調集一部份軍隊去遠東,現在俄國在歐洲方向上共計還有大約60萬軍隊,如果能夠抽調一半,也就是30萬軍隊去遠東,那麼也足以在遠東地區和華東政府再戰一場。
但維特馬上向陸軍大臣反問,如果調30萬軍隊去遠東,那麼空出來的歐洲防務空白怎麼辦?調30萬軍隊去遠東,需要多少後勒輔助人員,需要多少物資,需要多少運力,要多少天才能完成這個增援任務?而在這段時間,人民軍再次發動進攻怎麼辦?如果這一次增援的軍隊又被人民軍擊敗了怎麼辦?
其實薩哈羅夫提出這個建議,本來就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因為自己身為陸軍大臣,卻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方案來,沙皇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因此才想出這個一出,根本就沒有考慮什麼細節,當然回答不了維特的這些問題。
但尼古拉二世卻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於是責令薩哈羅夫,立刻研究細節,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同時還指出,如果30萬軍隊不夠,可以考慮抽調40萬,甚致是50萬軍隊去增援遠東。至於歐洲方向的空白,可以考慮征招預備軍。
而維特聽了,也嚇了一大跳,難道沙皇想再來一次陸地上的環球遠征嗎?上一次海軍的環球遠征徹底讓俄國的海軍被打殘了,現在俄國就靠歐洲的這60多萬軍隊維持俄國在巴爾幹半島、波斯尼亞、小亞細亞等地的強勢,一但這支陸軍再被人民軍打殘,俄國可就徹底完了。
但維特也知道,在這個時候是不能勸的,勸的後果肯定是被沙皇解職,現在維特的職務是內閣大臣,可不是原來的財政大臣,還有些舍不得現在的位置。
不過就在第二天,維特就不糾結了,因為法國得知俄國己經有拒絕與華東政府談判的打算,並且正在製定新的作戰計劃,還打算將布置在歐洲的軍隊調到遠東去作戰,頓時就不幹了,因為法國可不需要這樣的盟友,而華東政府提出的條件,法國看來根本不是什麼事,要知道這次戰爭,法國向華東政府賠償了15億法郎,英國把1/4個加裏曼丹島都割讓給了華東政府,英法兩國都能夠認賭服輸,向華東政府賠款割地,憑什麼到了俄國這裏就不行了?也不看看這次遠東戰爭俄軍打得什麼樣子,還端著架子不放?
本來法國政府打算幹脆就向俄國下最後通諜,如果俄國執意要再次發動戰爭,那麼法國將決定暫時凍結俄法同盟,但經過認真的討論之後,還是決定要委婉一些,畢竟在這個時候如果把俄國逼得太緊了,也許真的會將俄國推到德國那一邊去,那樣法國可就是得不償失了,因此法國最終決定,向俄國提出,法國不想幹涉俄國的內政和政府決議,但法國向俄國提供的資金是用來保持俄國的經濟運行,社會民生,而不是用於戰爭的,如果俄國要再發動新的戰爭,必須另行籌備資金,但不得使用法國所提供的資金。
這樣的做法當然要比最後通諜委婉得多了,同時也把球踢給了俄國人。而且法國也算定了,沒有法國的資金,俄國根本發動不了新的戰爭,而就為了這個讓俄法同盟破裂,對俄國來說肯定是不劃算的,就看俄國怎麼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