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日本的選擇(二)(2 / 2)

伊藤博文到是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利用外國的態度來壓製國內的強硬派,於是才讓小村壽太郎以彙報與各國大使溝通結果的名議,招開內閣會議,希望能讓強硬派看到其他各國都希望看到日本和華東政府舉行談判,可惜強硬派根本就是軟硬不吃,死硬到底,連內閣會議都開不下去了。

就在這時,隻見從會議室外匆匆走進來兩個人,將一份文件夾交到首相桂太郎的手裏,然後退了出去。而桂太郎打開文件夾一看,不禁臉色大變。將文件夾又交給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看了,才道:“剛才收到了緊急消息,支那軍隊在水戶登陸,因此今天的內閣會議馬上停止,陸軍部立刻研究應對方案。”

桂太郎說完之後,會議室裏又是一陣大亂,水戶位於東京東北約100公裏的地方,人民軍在水戶登陸,目標不言而喻,自然是直指東京了。

其實在能登半島之戰後,由於日本無力阻止人民軍的登陸突襲作戰,因此日本隻能加強了東京地區的防禦,畢竟其他的地方就算了,但東京地區是決不能有失的。

日本在東京地區的周邊共計布置了6個師團,占目前日本正式軍隊的1/3強。而且在這6個師團中,有4個師團是在日俄戰爭開始以後就成立了,原來是打算做為參戰日軍的後備力量,隻是華東政府參戰,切斷了日本的海運線,因此這4個師團才沒有赴中國參戰,而是留在日本。由於這4個師團的成立時間較早,訓練比較充份,而且武器裝配比較齊全,還裝配了一定數量的火炮,在目前日本國內的16個師團當中,算是裝配較為精良,士兵的訓練較為充份,素質較高的師團,另兩個師團也是在華東政府參戰之後就編製成,算是日本的新建師團中,成立較早的軍隊,訓練的時間也較其他新建師團較長,可以這6個師團是現在日本國內最精銳的部隊。

而東京的防禦是分為兩層,其中4個師團分別布置東京地區的東、西、北周邊約50-60公裏的區域,為東京地區的第一層防線,也稱為外層防線;另有2個師團布置在東京左右20-30公裏的地方,為東京地區的第二層防線,也稱為內圈防線。還有一個師團布置在東京地區南部的東京灣沿岸,以防人民軍在東京灣登陸。

另外還在東京灣沿岸布置了大量的炮台,裝配的是從其他地方的岸防撤下來的火炮,並且又將現在日本聯合艦隊僅存的兩艘裝甲巡洋艦也開進東京灣內駐泊,加強東京灣的防禦。可以說日本對東京的防禦也確實是花了一番心血。

不過人民軍的突襲登陸作戰基本集中在日本的西部沿岸,而基本沒有在東部沿岸登陸,因此還沒有對東京地區造成過威脅,也有人認為在東京地區布置這麼多的兵力,實在是有些浪費了,不如抽調一部份去進攻能登半島,擊敗登陸的人民軍。

但日本陸軍部卻絲毫也不敢大意,畢竟東京不比其他城市,一但東京有半點損失,對日本的打去將是相當致命的。而且雖然人民軍並未威脅過東京地區,但並不等於人民軍沒有這個能力,也許就是在等日本大意,抽調駐守東京的兵力,現在果然是來了。而且肯定是來者不善的,因為這時英法荷三國都己向華東政府屈服,向華東政府支付了巨額的賠款,以及大量的土地,因此現在人民軍的士氣正盛,估計就是打算借機畢其功於一役,迫使日本也向華東政府屈服。

而且盡管日本在東京地區布置了重兵防禦,但陸軍部的心裏卻沒有多少底氣,一方麵是人民軍參戰以來,連戰連勝,而日軍卻是兵敗如山,盡管陸軍部極力的宣揚“華東政府偷走了日本的勝利” 這一觀點,來掩飾自己的失利,但有些頭腦的日本人都清楚,人民軍確實是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既使是在完全公平的情況下,日軍也沒有戰勝人民軍的把握。

而在另一方麵,保衛東京的軍隊隻能算是目前日本國內軍隊中的精銳,但無論是軍事素質、實戰經驗、武器裝備,這支日軍實際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和現在駐守在朝鮮半島的5個師團日軍相差甚遠,更匆論說是和己算是久曆戰陣的人民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