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日本的選擇(一)(2 / 2)

但這樣一來,日本民間就更困難了,城市還要稍好一點,而在日本大部份的農村,幾乎都己徹底斷了炊,就連地裏的野菜,山裏的飛禽走獸、河裏的遊漁蝦蟹也都被挖捕撈光了,在有些災情嚴重的地方甚致發生了“米騷動”,而且人民軍在日本展開的海上突襲登陸作戰,也令日本的地方秩序大亂,不少膽大妄為者趁機打起隊伍,幹起打家劫舍的賣買。

以前人民軍所到之處,日本的居民就四散逃竄,生怕被人民軍給抓去了,但現在人民軍殺來了,日本人根本就不跑了,幾乎都留在家裏等著人民軍來抓捕,也不反抗,甚致還有不少日本人主動向人民軍投降,願意被人民軍抓走,原因也很簡單,在人民軍那裏,至少可以確保每天兩餐飯,雖然不一定吃得飽,但至少不會餓死。不過人民軍可不是什麼人都收,主要是收20-40歲之間的年壯年男女,其次是10-20歲之間的青少年,老的小的都不要,畢竟人民軍抓人回去,是當勞動力用,不是做慈善工作。

在若幹年後,被掠到中國的日本人己經完全溶入了中國社會,並在中國結婚成家,生兒育女,有一些人還由於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勞苦幹而發家治富,同時中國也承認這些人的身份,並給予他們中國國籍。而日本則多次在國際社會指責中國在遠東戰爭期間從日本掠走了大量的人口,並且在政府和民間組織專門的機構,要求中國向日本道歉,並進行國家賠償;中國則堅稱沒有從日本掠走人口,而是因為當時日本國內百業凋零,民群己經生活不下去了,於是主要向人民軍投降,以求庇護,而當時的華東政府出於人道主義的考量,收留了這些人,並將其帶回中國,讓其在中國安居樂業等等,成為國際上經久不衰的話題。

不過現在的這種情況自然讓伊藤博文清楚,日本己是危機四起,稍有不慎就有滅頂之災,因此日本決不能繼續對華東政府強硬下去,也必須盡快和華東政府舉行談判,那怕是支付賠償也再所不惜。而且越早開始談判,日本的損失就越少。於是伊藤博文立刻約見山縣有朋,希望能夠和山縣有朋達成共識,隻有這樣才能讓山縣有朋去壓製陸軍的那幫馬鹿,從而掃清和華東政府談判的障礙。

山縣有朋雖然利用陸軍掌權,但他畢競也是頭腦清醒的人,也知道當前的局勢對日本相不利,繼續與華東政府戰爭下去,日本根本就沒有勝算,因此盡管和伊藤博文的政見不同,但也讚同伊藤博文的主張,而且雙方也達成一至,在戰爭結束之後,桂太郎內閣肯定會下台,伊藤博文會推薦山縣有朋再度出任首相,重新組閣,而伊藤博文也將複出,擔任外相,負責日本的對外事務。

這個條件當然是對山縣有朋有利,不僅可以在戰爭結束之後繼續掌權,而且還將最麻煩的外交事務甩給伊藤博文去做,因此自然是沒有不接受的道理。但對伊藤博文提出的要求,山縣有朋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隻說自己會盡力而為。

雖然日本陸軍是山縣有朋一手創建,而且為了達到自己掌權的目地,山縣有朋不斷的擴大陸軍部的權力,並且在陸軍中宣揚極端思想,現在山縣有朋確實達到了自己的目地,無論自己出不出麵,在日本都有舉足重輕的權力,誰都不能輕視。

但山縣有朋也十分清楚,自己雖然是依靠陸軍部的力量得以獲得無上的權力,但在有意無意之中,也培育了陸軍這頭怪獸,現在這頭怪獸己經完全成長起來,自己未必能夠對其指揮如臂,因為在陸軍中的極端思想己成為主流,連山縣有朋自己的控製不住,一但山縣有朋的行為背離了這種思想,也未必不會遭到這頭怪獸的反噬。

甴其是在此之前,為了鼓舞日本陸軍的士氣,山縣有朋一方麵在陸軍中繼續宣揚“奮戰到底、玉碎不崛、七生報國”之類的極端思想;另一方麵又極力宣傳“華東政府偷走了日本的勝利”的觀點,以掩飾此前日本在軍事上的失敗,但現在日本卻要和華東政府妥協,甚致是崛服,並且還打算向華東政府支付賠款,這個彎是怎麼也轉不過來的,因此山縣有朋也隻能說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