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結束戰爭(三)(2 / 2)

最後則是列舉自鴉片戰爭以後,清廷的種種施政事列,指出清廷是阻礙中國走向文明、現代、富裕、強盛的最大障礙,隻要是清廷存在,中國就無法真正的強大起來,因此華東政府認為,必須徹底推翻清廷,建立一個新中國,隻有這樣中國才能徹底擺脫羈絆,從此走向富強文明。

雖然華東政府己徹底與淸廷決裂,並且誰都知道華東政府必將取清廷而代之,但這些大家都是心照不軒,不會說出來。而這次是華東政府正式公開的提出了推翻清廷,建立新中國的政治主張。

這七篇係列長文發表之後,在中國,由其是在知識份子當中,確實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效應,因為華東政府在中國本來就在很高的聲望和公信力。本來清廷借遠征軍的事情,確實稍稍壓製了一點華東政府的勢頭,因為論列強實力的排名,英法兩國絕對是排在前兩位的,日俄都要往後站隊。而華東政府競然硬是將這兩大強國都給得罪了,惹得他們聯合出兵來打中國,確實讓不少人對華東政府生出反感,由粉轉黑。

但華東政府卻競真的擊敗遠征軍艦隊,要知道這可是世界首強、次強組成的軍隊,非日俄軍隊可比,更不是向八國聯軍那種像征性的出兵,而是從本土派出的精銳艦隊,結果還是被華東政府擊敗,巨大的反差頓時造成了華東政府的支持度強烈反彈,勢頭自然反升更高。不僅是原本轉黑的人又重新轉粉,而且大量原本對華東政府無感的民眾都轉為支持華東政府,畢竟除了極少一批人之外,沒有民眾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盡管現在華東政府還不是一個國家,但無是是粉是黒,到是都認同華東政府是華夏民族的一部份,甚致有相當一部份本對華東政府無感的人,也加入到支持華東政府的行列中來。

而七篇係列長文,更是將一情緒推上了頂峰,因為現在華東政府正處於輿論的鋒頭上,當然是怎麼說怎麼有理,何況清廷的做為也實在不夠地到,再加上這數十年來,清廷也確實沒做出幾件上得了合麵的事情,因此係列長文推翻清廷,建立一個新中國,引起了許多人,由其是年輕人的共鳴,而年長者見了,也隻是歎惜一聲,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隨後華東政府將這七篇係列長文,加上此前發表的其他文章共計30餘篇,集結成冊,以【七日談】為書名,出版發行。一經上市就引發了搶購的熱潮,第一版3萬冊在不到10天內就銷售一空,後來又連續再版兩次,共計發行10餘萬冊。

在此期間,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人員,主要是青年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投奔華東政府,當然其中也不乏看到清廷大勢己去,華東政府開基立業己不可阻攔,因此投到華東政府的旗下,將來也好建從龍之功,開朝功臣。雖然也有人提醒,在這些投奔的人員中,有可能會隱藏著清廷或其他各國的間諜人員,但華東政府經過討論之後,還是決定來者不拒,全部接納,畢竟隻要加強管理、監督和教育,就算是有間諜也不用害怕,畢競在天下大勢麵前,間諜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另外,華東政府向德國提出,希望德國出麵調停華東政府與荷蘭的關係,德國政府果然對這一角色極感興,很快就表示願擔任這個調停者的角色。現在德國正是國力的顛峰期,工業實力世界第一,經濟實力世界第二,並擁有強大的武裝軍備,於是開始追求與自己實力相匹配的國際地位,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能夠在國際事務中發出自己的聲音,為此德國才不惜在去年挑起了摩納哥危機。

遠東戰爭現在己成為國際焦點,如果德國能夠從中調停華東政府與荷蘭,促成雙方達成和平協議,無疑將大大提升德國的國際地位,而且調停也不是白廢功夫,一但調停成功,德國必會向華東政府和荷蘭索要報酬,而目標是在遠東地區獲得一個港口和殖民地。而且德國也不僅僅隻能調停華東政府與荷蘭,還可以調停華東政府與俄國,並借機拆散法俄同盟,將俄國再次拉到三皇同盟的框架內來。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