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時馬丁內斯卻有些就猶豫起來,原來他是堅信自己帶來的這8艘戰列艦足以對抗人民軍的戰列艦分隊了,至少是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但剛才雙方巡洋艦隊之間的較量,卻讓馬丁內斯的信心有些動搖,因為這一戰己經證實人民軍海軍的戰鬥力,畢竟巡洋艦分隊己經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如果這時戰列艦分隊再有所意外,那麼無論這一次遠東之戰的結果如何,自己的軍人生涯都己經結束了。
不過現在對方的戰列艦己經找上門來,如果自己不想打這一仗,那麼就隻能撤退了,於是馬丁內斯決定首先向遠征軍艦隊主力通報巡洋艦戰鬥的結果,然後再作決定。
很快馬丁內斯就收到了遠征軍艦隊主力的回複,要求他想辦法拖住人民軍的戰列艦隊,這時遠征軍艦隊距離戰場大約40多公裏,隻需要1小時30分鍾的時間就可以趕到,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住這一個小時。
收到命令之後,馬丁內斯且喜且憂,喜的是艦隊主力終於可以趕來了,隻要艦隊一到,就不用怕人民軍艦隊了,憂的則是自己還要再堅持1個半小時,這段時間說長不長,但說短也不真算短,剛才雙方的巡洋艦之間戰鬥,也就是1個多小時,結果自己這邊被擊沉了4艘,打殘了3艘,因此這1個半小時,自己要付出幾艘戰列艦的代價呢?
當然艦隊的命令隻是拖住人民軍的戰列艦隊,到也並不是一定要馬丁內斯去與人民軍艦隊交戰,隻是如果不交戰,又怎麼能拖住人民軍的戰列艦隊呢?不過馬丁內斯畢竟是接受過正規的海軍作戰理論教育,又有多年的從軍指揮經曆,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妙招,那就是設法繞到人民軍的戰列艦分隊後方,這樣不僅切斷了人民軍的戰列艦分隊撤退的路線,也可以暫時避免和人民軍的戰列艦分隊正麵交戰,而且在遠征軍艦隊到達戰場之後,還可以形對人民軍的戰列艦分隊前後夾擊之勢,一舉殲滅人民軍的所有戰列艦,而自己不僅無過,反到是立下了大功。
不過在雙方均發現對方,並擺開駕式要大戰一場的情況下,如何繞到對方的後方去,就成了馬丁內斯這一構想成敗的關建。但對這一戰術,英國海軍的戰術手冊上有非常詳細的指示,其實在海戰中,雙方艦隊互相交換戰位是常有的事情,就像陸戰中的騎兵對衝一樣,因此要繞到對方的後方去在海戰中也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決定好了戰術計劃之後,馬丁內斯立刻開始行動,首先下令三艘受損較重的軍艦返航,先趕到高雄去停靠修理,而2艘尚可一戰的裝甲巡洋艦則跟隨艦隊一起行動,與戰列艦排成一列縱隊,兩支驅逐艦並行,跟在戰列艦隊的後方,迎向人民軍的戰列艦隊而去。
而馬丁內斯也不回指揮室,就站在艦橋上觀察人民軍艦隊的動向,並指揮艦隊的行動。
這時雙方的艦隊並非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英國艦隊是由南向北行駛,位置偏東;人民軍艦隊是由北向南,位置偏西,而在大約20分鍾之後,瞭望台通報,雙方艦隊的垂直距離為16000米,橫向距離為2500米。
馬丁內斯點了點頭,於是立刻下令:右轉舵45度,加速到15節。
右轉舵45度,就意味英國艦隊改為向東北方向行駛,而英國艦隊的變向,很快就被人民軍艦隊發現,艦隊司令陳小江在幹將號的指揮室裏,看著自己的平板電腦上顯示出的英國艦隊的航行路線,喃喃道:“英國佬這是在搞什麼明堂。”
從平板電腦上顯示英國艦隊現在從由南向北行駛,改為向東北方向行駛,這是在拉大和人民軍艦隊之間的橫向距離,但問題是英國艦隊這樣操作的目地是什麼?如果是要躲開人民軍艦隊?那為什麼不幹脆掉頭跑呢?陳小江當然知道遠東艦隊己經離這裏不遠了,他也不想和對方真打,隻準備過幾招就立刻撤退,將英國艦隊引入台灣海峽,卻沒想到對方會給自己來這一手。
不過陳小江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對方不想和自己玩搶“T”字橫頭的遊戲,因為搶也搶不過,因此打算將雙方的橫向距離拉開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然後改為直線行駛,和人民軍進行交錯航行的炮戰。
但這個結果可不是陳小江想要的,到不是說他不敢和英國艦隊進行交錯炮戰,而是他的任務是要引英國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並不是要和英國艦隊真刀真槍大戰一場,因此陳小江思考了一會兒,下令艦隊向左轉向90度,艦隊加速到16節,攔截英國艦隊。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