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2 / 2)

華東政府決定,除山東地保留7萬左右之外,將其餘日本俘虜全部送到哈爾濱去,在那裏從事人民軍的後勤工作,因為哈爾濱距離俄國較近,而且人民軍又是在和俄國交戰,如果使用俄軍俘虜,容易造成大規模叛逃,而日本俘虜就不用擔心這些,首先是逃回日本當然是不可能;而逃到俄軍那邊去,也不現實,且不說語言不通就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就是雙方的仇恨,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盡管日俄兩國在政府層麵上己經展開了合作,聯手對抗華東政府,但兩國的軍隊之間的矛盾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消除的,雙方在戰俘營裏就開幹過數十次,鬧出的人命不下10條,可以想到如果有日本人逃到俄軍那一方去,會是什麼下場。而在戰爭結束之後,這批俘虜則就留在當地,從事黒龍江省的開發工作。

留在山東的7萬日本俘虜基本都是農民,主要是從事農業工作,由於戰爭原因,華東政府征招了大量農業輕壯年入伍或從事後勤工作,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很大,有了這一批俘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山東地區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困境。

海參崴的俄軍俘虜保持不變,一來是海參崴也需要勞動力;二來海參崴的距離太遠,將這些俘虜運回山東的成本太大。其餘的俄軍俘虜也都留在東北地區,目前除了在每個鐵路站點從事搬運工作之外,主要就是修路,因為這是目前成本最低的活,路麵可以暫不做,隻把路基、基層做好就行了,所用的原材料無非就砂土泥塊和少量水泥,等戰爭結束之後再進行路麵的施工,反正路麵施工也不用這些俘虜。等戰爭結束之後,再安排他們從事其他工作。

以前在戰俘營裏,俘虜們雖然都要工作,但絕大部份工作都什麼開石、挖土之類雖然不是完全沒用,但實質作用確實不大,主要是不讓俘虜們閑著生事。但現在俘虜們從事的都是有實際作用的工作,盡管俘虜們不拿工作,但也要想辦法提高俘虜的工作效率,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因此華東政府在俘虜中推行工分製度,按照每人每天晚成的工作量,獲得一定數額的工分,而工分可以換取一些額外的食物,如單獨加菜、或是瓶幹、巧克力、咖啡、糖、酒、煙等;或是生活用品,如衣服、鞋子、肥皂、牙膏等;還可以兌換一天的休息時間,在指定的區域自由活動;甚致可以解決生理問題,當然這個價格不菲。

另外就是在俄軍俘虜中招募雇傭兵,參加登陸日本的戰役。雇傭兵的待遇當然要比俘虜好,華東政府承諾,加入雇傭兵的俄軍俘虜,在戰爭結束之後,就可以獲得自由,而且華東政府還擔付將其送回俄國的費用;而在戰場上立功,完成任務,也能獲得工分,既可以用來兌換食物、物品,在戰爭結束之後,多餘的工錢還可以兌換成錢;除此之外,在日本戰場上搶到的物品,可以歸雇傭兵個人所有,也可以兌換成工分。

最後一條在討論時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這次登陸日本作戰,目標是破壞和搶掠,如果搶到的物品,可以歸雇傭兵個人所有,那麼華東政府豈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嗎?但經過分析之後,實際上雇傭兵個人搶不了什麼東西,無非就是紙幣、金銀等貴重且細小物品,其他的如大件物品、機器、布料、糧食也包括人口,搶去了也沒有什麼用,因此根本不用擔心,反到是這樣一來,可以激起雇傭兵的積極性,比較將雇傭兵幹的就是刀尖舔血的活,總要給他們一些利益。

招募雇傭兵的公告發布之後,居然引起了相當多的俄兵興趣,報名的人雖然不算趨之若鶩,但也著實不為少,到是有些出乎華東政府的意料,一來是俄國人生性逞勇好戰,並不畏懼戰爭,有打仗的機會,一般都不願放過;二來俄軍中有不小小貴族出身的士兵或低級軍官,還有較強的榮譽感,通過當雇傭兵在戰場上獲得自由的機會,不僅可以洗刷失敗的恥辱,還可以給自己增加榮譽,反正又不是和俄國作戰,打日本是沒有什麼心理袍袱的。

伊萬諾夫就是這種心態,因此報名參加了雇傭軍,而別林佐夫在伊萬諾夫的鼓動之下,也決定報名,用戰功為自己爭取自由的機會。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