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晚上,張作霖又孫烈臣等人進行了一次私談,請他們幾個幫自己分柝,秦錚到底知不知道自已和日本人還有聯糸。不過眾人聽了張作霖的講說之後,也都難議判斷,最後還是孫烈臣向張作霖建議,反正現在張作霖是在沈陽,借這個機會,幹脆就不理日本人,如果是日本人找到這裏來,也避而不見,這樣可以讓張作霖暫時停止和日本的聯係來往,而讓留守八角台的張景惠負責和日本的聯係,並且也是嚴密的監視日本人的動向。而張作霖則在沈陽全力的協助人民軍守衛鐵路線,如果真有日本間諜襲擊鐵路線,也不必對他們留情,一率當場擊斃。慢慢的觀察局勢的變化,再做決定。
張作霖聽了,也覺得孫烈臣的這個建議不錯,而且在目前也隻有這個辦法,畢竟再和日本人有來往,確實十分危險,因此張作霖也決定就按孫烈臣的建議辦。
第二天一早,果然有人給張作霖發下領取軍服、步槍的領物單,並帶著張作霖來到了沈陽的軍需倉庫,將軍服、步槍、子彈等物資全部都交給了張作霖。而張作霖等人也仔細檢查,領到的步槍至少都有7成新,而且保養得很好,各個環節都十分靈活,張作霖連查了20多支,全部都是馬上就能使用的。而管軍需的官員還告訴張作霖,回去以後如果發現有問題,可以馬上拿來交換,然又交給張作霖一個小手冊,上麵寫著怎樣保養步槍,以及給步槍更換主要的零件說明及配圖,並叮囑張作霖,一定要按手冊去敵。
張作霖在清軍裏呆過,知道清軍裏發下來的槍支至少有5成是有問題的,需要士兵自己進行一定的修理,但零件則要自己花錢向管軍需的官員購買,這是軍隊中的潛規則,清軍上層對此是不管的,而如果不會修理,或是沒有錢購買零件,那就隻能自認倒黴,因此清軍的槍支能夠有7成的可用率就己經很不錯了,隻能等到戰場上去撿陣亡同伴的槍吧,要不就是自己被敵軍打死。而從人民軍這裏接手的步槍,基本全部合格,而且保養手冊上的記錄也十分完善,張作霖也不由讚歎,人民軍果然是大不相同啊。
回到軍營後,張作霖將軍服、步槍、孑彈發放給士兵,而換上了新的步槍,士兵們當然都十分高興,同時張作霖的隊伍番號也確實下來,為沈陽守備部隊第020團,直接受東北戰時管理委員會指揮,由張作霖任團長、湯玉麟任副團長、孫烈臣任團參謀長,張四飛、王利平任營長,其餘職務,由張作霖自行任命,上報。
其實沈陽守備部隊也是一個臨時的番號,因此這個020團更是臨時,隻是為了安撫張作霖才設立,而在戰鬥全部結束之後,這個番號也會撤消,張作霖的部隊將重新進行整編,當然張作霖的團長軍職不會變的。不過張作霖在清廷的官職是管帶,相當於營長,而現在人民軍中擔任團長,軍職晉升了一級,總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而張作霖的防區也確定下來,為鐵嶺至四平,全長約120公裏。途**有6個小站,每個小站均駐守有1個排的軍隊。 張作霖當然知道,自己必需要把這段鐵路守好,以後才能在人民軍中立足,不過要守好這段鐵路也並不容易,畢競有120公裏長,在舊時空裏,也許就是1個小時的車程,如果是高鐵隻要20多分鍾就夠了,但在這個時代,這個距離絕不能算近。
張作霖和眾人商議之後,最終製定出守衛的計劃,將全軍分成4批,由湯玉麟、孫烈臣、王利平各帶600人,平均布置在鐵路沿線上,每部守衛約40公裏的鐵路線,這樣一但鐵路線有事,可以立刻有軍隊趕去阻止,而自己和張四飛帶剩下的200人為機動兵力,隨時支援各部,並派人回八角台,速送200匹戰馬來,給機動兵力全部配上馬匹,加強移動能力。
而張作霖的計劃上報東北戰時管理委員會之後,很快就得到了批準,而且還拔給他們300匹馬,每個駐點配100匹,這樣機動力更強。張作霖也十分高興,看來人民軍確實不錯。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