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崔浩直這樣的世族豪門子弟來說,東學道當然是邪門歪道,東學農民運動則是不折不扣的造反,而且如果不是東學道起義鬧事,也不會引來日本幹涉,不會引發甲午戰號,所以韓國淪落到這般地步,東學道是付全部責任的。其實日本早就想入侵朝鮮,並以半島為跳板,入侵中國,東學農民運動隻不過是一個借口,既使沒有這一事件,日本也會找其他借口入侵的。
不過以崔浩直的見識,閱曆隻能看到表麵,而看不到那麼深遠,因此盡管後來金昌洙因刺殺*日本陸軍中尉土田讓亮而被捕,越獄之後又一直在暗中從事抗日運動,在韓國也有些名望,但崔浩直對他還是沒有好感。其實金昌洙三天前就來到平壤,想求見人民軍,但崔浩直一直都不想引見他去見羅嶽。
隻是崔浩直給羅嶽引見了幾個人,羅嶽都覺得不滿意,盡管羅嶽並沒有責怪崔浩直,但崔浩直的心裏卻有些忐忑,如果再不找個讓羅嶽滿意的人來,恐怕就要給羅嶽留下不好的印像了,於是崔浩直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金昌洙引見給羅嶽,畢竟金昌洙刺殺過日本軍人,也許符合羅嶽的要求。
果然,羅嶽和金昌洙交談之後,對他非常滿意。雖然金昌洙的年齡不大,比崔浩直還小了好幾歲,但畢竟是經曆過大風浪的,閱曆和眼界卻遠在崔浩直之上,而且對世界大勢有一定的了解,對華東政府也有相當的認知。
原來金昌洙在監獄期間,閱讀了《泰西新史》《世界地誌》等新學書籍,從中吸取了新知識,開拓了新視野,進而對國家獨立之路也有了新的思考。
而在越獄之後,金昌洙先是在公州麻閣寺出家,以掩人耳目,並於黃海道各地設立學校,宣傳抗日及新學知識,在1903年金昌洙信奉基督教,借教士身份隱藏自己,並且在教會中又接觸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經濟、政治,對世界大局有了較深的了解。現在盡管金昌洙在思想上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世界觀、政治理念,但也比以前隻是靠少年的熱血衝動要成熟了不少。
在得知華東政府的消息之後,金昌洙相當感興趣,因為金昌洙也是認同中華文化的,對華東政府自然是有天然的好感,而且多方收集了華東政府的資料之後,金昌洙對華東政府積極維護中華利益,和西方列強相爭衡,並且絲毫不落下風,這些行為都讓金昌洙十分敬佩。而且經過了這幾年的閱曆,金昌洙認為己不能指望韓國皇室奮發振作來解救韓國,但要驅逐日本,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支援才行,現在看來隻有華東政府能夠幫助韓國,因此金昌洙也一度打算去青島一趟,親眼看看華東政府的風貌,但就在這時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加強了對韓國的監管,金昌洙也隻得暫時停滯去青島的計劃。
而得知人民軍在鎮南浦登陸,攻占平壤之後,金昌洙也十分高興,並趁著這段時間日軍的管理混亂,立刻趕到平壤,希望能見到人民軍,並能得到華東政府的幫助。
對於人民軍這次不可能驅逐朝鮮半島的日軍,金昌洙聽了羅嶽的解釋之後,到也能夠理解,畢竟現在華東政府的底子也不厚,隻能確保自己的利益,還無瑕顧及到朝鮮半島。不過金昌洙現在畢竟可以看得深遠一些,人民軍在這次的遠東戰爭中獲勝,必然會實力大漲,而日本的實力則會被削弱,此消彼漲之下,對韓國自然也是有利的,如果自己能夠得到華東政府的支持,號招韓國的有誌之士,將來驅逐日本,恢複韓國獨立,也就不再是夢望了。
於是兩人也談得頗為投機,羅嶽趁機向金昌洙提出,請金昌洙到青島去和華東政府的負責人詳談,而金昌洙早就有這個打算,於是也欣然接受。而且金昌洙這次來平壤,不是隻有他一個人,隨行的有10餘人,都他的同道中人,希望能夠帶他們一起同行,羅嶽當然不會拒絕,去青島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