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所謂的東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實最寬處也不到2000米,因此俄羅斯島和海參崴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每年的冰凍期,整個海峽基本都被凍住,可以直接通行,俄國強占了海參崴之後,自然就必須將俄羅斯島也納入其中來,而要想攻占海參崴,就必須先攻占俄羅斯島。
羅嶽等人上冰的地方距離俄羅斯島大多有1000餘米,雖然在冰上不敢快步行走,但也隻用了半個小時就走完了冰層,到達陸地。俄羅斯島基本全島覆蓋蕨類植物,而樹木以闊葉林木為主,雖然現在是萬木雕零的季節,但仍然可以給羅嶽等人提供許多掩護的地方。
羅嶽、楊瑞、周興漢都打開電子地圖,確認現在自己的位置大約是在俄羅斯島的東南方,三人稍做協商,決定分成三路,三人各帶一個中隊,楊瑞向左,周興漢向右,繞島勘察,而羅嶽也帶一個中隊,橫穿全島翻躍俄羅斯山,最後三路人員在西北方彙合,時間為2個小時。
其實華東政府有100多年以後的地理資料,而且己經用無人機對全島進行掃描,因此也不用進行仔細的勘測,隻要核對一下地形細節,並且確定俄軍的要塞,暗堡的位置就行了。
分派完畢之後,三路人員立刻分頭行動,羅嶽帶領著一個中隊,向俄羅斯山的方向走去。上沒有常住居民,以前還有少數漁夫會在島上臨時居住,但俄國決定將海參崴要塞化之後,就將島上的臨時房屋全部摧毀,並且不許居民再上島來。不過由於有駐軍,因此還是開避了一些簡易的道路,基本是以山頂的要塞為中心,呈發射狀布置。
雖然今晚的光線一般,能見度隻有5、60米,但人民軍有夜視設備,每個小隊各有一部夜視鏡,可以看出300米左右的距離,這也給人民軍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羅嶽仍然不敢大意,由於是沿著道路行走,因為很有可能會遇上巡邏的俄兵,因此一路上十分小心,派出一個小隊先行,走出約300米的距離之後,在道路兩側警戒,其他才跟上,然後再依次前進。
就這樣行走了大約40多分鍾,到是沒有遇到巡邏的俄兵,但接近了俄軍修建的要塞大約500多米的距離。在要塞上掛著幾盞電燈,到是不用夜視鏡也看大體看得清楚。
眾人隱藏好了身形,羅嶽拿出了望遠鏡,向要塞看去,借著燈米基本可以看出,要塞的麵積並不大,呈圓形,防牆是用磚砌而成,前高後低,高半部份高約4-5米,後半部高約3米,正麵設有10餘炮台,但隻有兩個是全封閉型炮台,其餘全部都露天炮台。而在要塞前約100米,還布置了4個小堡壘。羅嶽又確定了要塞的海拔高度,記下了相關的數據。
而在要塞的牆上,隻有少量的值夜士兵,不過大部份部份士兵都在打磕睡,雖然有少量士兵在牆上走動,但也不像是在巡視,而是為了驅寒,還有一些士兵一邊走著,一邊仰著脖子,估計是在灌酒。
總體來看位置和無人機拍攝的差不多。而且守備的士兵也十分鬆懈,羅嶽估計,就以要塞現在這樣的守備狀沅,如果今晚自己能夠帶來一個營,甚致是隻有2個連的軍隊,向要塞發動襲擊,要拿下整個要塞基本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不過對將來進攻海參崴,到是多了一個戰術選擇。
其實在日俄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日本艦隊進攻了海參崴,因此海參崴的守備也加強了不少,俄羅斯島在夜間至少要進行兩次環島巡邏,但隨後日本就沒有再進攻海參崴了,而且主戰場也遠離海參崴,於是整個海參崴的守備也鬆懈了不少,由其是現在天寒地凍,連靠近海岸的海水都結了冰,日本人就更是不可能再來進攻海參崴了,於是不僅將夜間的巡視給取消了,就連守夜的軍隊也大幅消減,並且對守夜的士兵也要求得不是那麼嚴格。
這時己經基本達到了偵測的目地,羅嶽也十分滿意,於是下令離開要塞,越過俄羅斯山,去和另兩路人員彙全。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