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2師的俱體安排是,由第1團進駐錦州,這樣也滿足俄國提出的3000人的限製,由第3團駐守葫蘆島,第2團和師屬的其他部隊則駐紮在錦州以西的塔山地區,這裏即可以保護錦州的側翼,也能掩護葫蘆島的。
而除了軍事人員以外,還組織了300餘名行政人員,500餘名警務人員一起去錦州,一方麵是在錦州立足,另一方麵也是以錦州為跳板,為以後進入東北地區作準備。另外還需要大約1500名工程人員,用於擴建碼頭,修建從葫蘆島到錦州的鐵路、道路,以及沿路的要塞。
1905年2月4日晚,海軍派山第1巡洋艦分隊和第1驅逐艦分隊擔任護航,從煙台港出發,護送第2師第1團進駐錦州,隨行的共有12艘運輸船,除了1團之外,還有約500餘名工程人員和相應的工程材料。第二天中午12點到達葫蘆島。
這時俄軍在葫蘆島駐守的軍隊隻有60人,兩艘還不到100噸的小炮艇。原來日俄開戰以後,清廷宣布中立,並且劃定了交戰區,基本將整個遼東半島都劃為日俄兩國的交戰區,而遼西地區則不在交戰區內,則計劃在遼西地區駐軍,以防戰火蔓延到關內。但俄國並不承認清廷劃定的交戰區,也堅持拒絕清軍在遼西地區駐紮,禁止清軍越過山海關,並且威脅清廷,如果清軍出關,那麼俄國將出動大軍進駐關內。
清廷唯恐觸惱俄國,真就不敢派軍隊出山海關駐紮,一直到1904年5月,俄國的戰事不利,清廷才又和俄國進行交涉,俄國才讓步允許清軍出關,在朝陽縣、古北口等一帶地區駐紮,但隻許駐紮一個營的軍隊,而且不得越過駐紮範圍。其實這時俄國在遼西地區的總兵力還不到1千人,如果清廷稍稍強硬一點,就可以將俄軍全部趕出遼西地區去。
而看見了人民軍的船隊之後,守衛葫蘆島的俄軍也不禁嚇了一大跳,因為俄軍已經接到了通報,知道要讓人民軍進駐錦州,但總兵力隻有3000人,怎麼來了20多艘船,而且其中的軍艦有10餘艘,這到底是有多少人?肯定不止是3000人的。
這時艦隊己經駛近到距離碼頭4、5公裏的地方,向碼頭發出旗號,一麵表明身份,一麵要求碼頭派引導船來引導軍艦船隻停靠。
但負責守衛葫蘆島的中尉杜達耶夫這時卻有些遲疑了起來,心裏隱隱的感覺到對手似乎來者不善啊,因此杜達耶夫下令,要求對方先派代表上岸,和自己交涉清楚再說。
岸上的旗號發出之後,時間不長,隻見對方的不少船上都放下了小艇,裝載著士兵向岸邊劃行過來,杜達耶夫數了數,共有10艘小艇,每艘艇上大約有30人左右,而且都是全副武裝,就是用腿肚子想,也知道他們絕對不是上岸來交涉的。
這時身邊的一個俄兵道:“中尉,他們好像並不怎麼友好,要不要開火阻止他們。” 而其他幾名俄兵聽了,也都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好在是杜達耶夫的頭腦還算清醒,阻止對方?怎麼個阻止法,現在碼頭上的俄兵一共才30多個人,連碼頭都站不滿,而對方這一輪就有300人左右?阻止得了嗎?雖說在碼頭上還有兩座簡易的炮台,有幾門前裝式的老舊火炮,而對方有10餘艘軍艦,這時的炮口全都指向碼頭,至少有3、40門各種口徑的火炮,杜達耶夫毫不懷疑,對方一輪齊射就可以將碼頭徹底催毀,而且自己是確實收到了命令,要將錦州移交給對方,因此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多事為好。
其實在出發的時候人民軍一團團長鄧忠漢、第1巡洋艦分隊司令路凱都己經得到了軍委的授權,如果俄軍阻止人民軍上岸,那麼也就不用客氣,立刻強行登陸,甚致不惜和俄軍開戰,畢竟己經走到了這一步,華東政府也沒有可能回頭,反正留守在遼西的俄軍也不多,如果真的打起來,也就當是華東政府提前參戰吧,而俄國的態度更是不用考慮。因此俄軍沒有派出引導船,反而要求人民軍派人上岸交涉時,人民軍一口氣就放下了兩個連的部隊登岸,並且還放下兩艘小艇,測量水道,為船隻靠岸做準備。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