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革命者(四)(2 / 2)

當然存在這些缺點,並不能否認革命者的進步性,而且這些缺點也不是不能克服的,畢竟任何人都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偉大的革命者也不是一天生成的,不過華東政府在與革命者的合作中,要盡力的避免,同時也要盡力的幫助革命者修正這些缺點。

不過現在隻是雙方的第一次接觸,還有一個互相熟悉了解的過程,雖然說穿越者算是對這些革命者十分了解了,但了解基本都是在後期己成名以後的革命者,而現在這些革命者都還年輕,知命度也不算高,因此穿越者對他們同樣也有一個重新了解的過程。

這樣一來事情也就簡單了,怎樣應對革命者,到也不用在行政會議上討論什麼,因此對革命者的安排,基本就是五巨頭說了算。

革命者每天的參觀行程、言行舉止都有專人向五巨頭彙報,在三天的參觀結束以後,五巨頭也聚在一起討論,應該怎樣應對和革命者的會談。

肖建軍首先道:“這兩個日本人是什麼角色,怎麼也混到我們的革命隊伍裏來了。”

其實宮奇滔天和平山周在青島都十分低調,在參觀期間很少發言,在革命者討論的時候,也基本沒有發衣對華東政府的評價,因此有關他們的記錄是最少的。不過兩個日本人夾在一大中國人當中,還是顯得十分打眼,何況現在華東政府和日本的關係十分微妙,自然被當成重點防範的人物,而在討論的時候,也被首先揪出來。

秦錚道:“其實這兩個日本人到真不算是壞人,用我們以前的外交調令講,也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在舊時空裏,這兩個人對中國革命,由其是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活動,確實是出了不少力的,因此他們和不少辛亥元老,由其是孫中山都保持著很好的私人交情。如大家都知道,孫中山其實叫孫文,字逸仙,而‘中山’這個名字,就是由平山周給他起的,1900年7月,孫中山發動惠州起義,平山周參與了其中的部分策劃,這幾年孫中山在日本活動,就是以平山周聘請的漢文教師身份;而宮奇滔天則將孫中山用英文著作的《倫敦蒙難記》譯成日文出版,增加了孫中山在日本革命者中的知名度,並且也參與了惠州起義的活動,而且在舊時空裏,孫中山和黃興的相識,也是宮奇滔天從中引見的,後來還多次調解兩人的矛盾,這才開創了孫黃的組合。”

王雲鵬道:“這就奇怪了,你說這兩個日本人,為什麼要支持中國革命呢?難道是吃飽了撐的嗎?”

夏博海道:“這還不好理解嗎?不就是兩邊下注,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萬一成了呢?投資回報率可以大了。”

秦錚道:“老夏說對,其實這兩個日本人不僅僅是和革命者結交,也同樣和維新派有不錯的交情,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是宮崎滔天幫助康有為逃到日本避難,而且兩人還曾策劃過讓孫中山和康有為會麵,隻是康聖人一心保皇,也看不上孫中山,因此隻讓梁啟超出麵和孫中山見麵,不過近年來這兩個人基本站在革命者這一邊來了,大概估計是維新派成不了什麼大事,不過隻是一方麵,其實這裏麵還有更複雜的原因。”

肖建軍道:“什麼原因?”

秦錚道:“在舊時空裏,一直到犬養毅被刺殺之前,日本國內關於怎樣對待中國,是有兩種態度,一種就是直接侵略,鯨吞也好,蠶食也好,總之就是簡單粗暴直接占有;但還有一種態度就是與中國交好,甚致是幫助中國發展,然後中日兩國攜起手來,共同對付歐美國家。盡管後一種態度一直都沒能成為主流,但這種態度確實存在過,這兩個人的老師犬養毅,就是這種態度的代表。不過1932年犬養毅被少壯軍官刺殺以後,這種態度就基本在日本滅絕了。當然主張與中國交好,根本上還是為了日本的利益,持這一態度的日本人的觀點是中國太大,人口太多,而且又有美歐諸國牽製,日本基本不可能吞並中國,那麼與其在征服中國的過程中消耗日本的力量,到不如和中國交好,把中國拉到日本的戰車上,這樣日本同樣可以充份利用中國的資源,而又可以節省力量來對付美歐諸國。不過與中國交好,就是日本的力量一定強於中國,在中日關係中占主導地位。”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