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協商(上)(2 / 2)

秦玉海搖了搖頭,道:“對不起,如果是在5月份,我們最多隻能出動4個師,而且要進行登陸作戰,還需要海軍的配合,以及足夠的運輸船隻,我們恐怕隻能出動3個師,最多隻能在一個地點登陸。”

張威道:“如果隻是掩護陸軍登陸,海軍可以做到,但要運送陸軍上岸,還裝備物資,目前海軍也難以做到,因為這要事先征集到足夠的運輸船隻,估計隻有到了6月才能完成。”

這時山本權兵衛道:“貴眾在海軍方麵,能不能多出動一些軍艦,戰列艦就不用了,最好是巡洋艦,現在俄國的海叁崴分艦隊在襲擊我們的運輸線,而我們的艦隊主要在旅順方向作戰,無力驅逐俄國艦隊,保護海上運輸線,希望貴眾的海軍能夠提供這方麵的幫助。”

張威道:“據我們所知,俄**艦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在日本海一帶,這一海域離我們大約是1500-2500公裏之間,因此讓我們去幫助日本護航,勞師遠征,消耗太大了,另外在信息交流方麵,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我認為到不如由日本方麵從聯合艦隊中抽調一部份軍艦負責護航的工作,而我們的軍艦則可以補上日本在旅順方向的缺口,這樣一來,日本的軍艦在自己熟悉的海域內護航,而且路程短,補濟方便,信息交流也沒有障礙。而在旅順方向上,則離我們較近,我們的軍艦出動、補濟都要容易一些,這樣安排對我們雙方都合適一些。”

其實日本海陸軍提出的這兩個要求都是有目地的,陸軍方麵己經製定了朝鮮半島方向和大連方向的登陸作戰計劃,德國的退役少將雅各布*梅克爾給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提了一個建議,認為日軍在朝鮮半島和大連方向的登陸作戰應是佯攻,旨在牽製俄軍的兵力,然後集中主力出其不意地在錦州附近登陸,向奉天(沈陽)方向攻擊前進。

梅克爾少將是德國卓越的戰術家,曾擔任過德國參謀本部次長、並在徳國陸軍大學任教,後來的德國名將多出於他的門下。由於梅克爾曾在1885年來到日本,執教陸軍大學三年,帶出了第1至6期的學員,被譽為日本陸軍近代化的指導者,因此他對日本陸軍很有好感,盡管現在梅克爾己經退役了,但得知日俄開戰後,仍然關注日本陸軍,於是給日本陸軍出謀劃策。

雖然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並不讚同從錦州向遼東半島迂回的作戰方案,因為這樣將戰線拉得太長了,後勤的壓力太大,但也確實給了陸軍部一個提示,即然華東政府希望參戰,到不如把在錦州登陸的任務交給他們去做,讓人民軍先在錦州登陸,這樣就能夠吸引相當一部份俄軍的兵力,然後日軍再從鴨綠江方向進攻,壓力就大大的減輕了。

而海軍的想法比陸軍更甚,幹脆把護航,保衛交通線這類的髒活、累活都交給華東政府去做,這樣費力也不討好,就算最終戰勝了俄國,主要的功勞還是日本的,在分配戰果的時候,可以保證日本的利益最大化。

總體來說海陸兩軍的想法都十分矛盾,一方麵想借助華東政府的軍事力量,減輕日本的壓力;另一方麵又不希望華東政府在戰鬥中有太突出的表現,從而影響了日本在戰後的利益分配。最好是把髒活、累活、炮灰的事情都甩給華東政府幹,而日本做搶人頭、出風頭的事。

不過華東政府顯然也不白給,在陸軍方麵,將出戰的時間推遲到6月,但理由也是說得過去的,畢競登陸作戰確實要複雜一些,準備的時間也要長一些,而如果日本想讓華東政府首先出兵,那麼陸軍參謀本部製定的所有計劃就都要進行修改了,對日本來說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海軍方麵,華東政府的理甴就更充份了,本來日本海就在日本邊上,讓華東政府的軍艦千裏迢迢趕到日本海去護航,而近在咫尺的旅順卻交給日本艦隊,這樣的安排無論在那裏也都是說不通的。

見雙方的軍人有些僵住了,小村壽太郎道:“我看俱體的戰術計劃先放一放,先來討論雙方合作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如果聯合指揮部成立了,再來協商戰術計劃也不遲。”

李三傑也道:“我也認為應該先協商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我們好像把秩序弄顛倒了。”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