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作戰計劃(三)(2 / 2)

肖建軍點了點頭,道:“好吧,下麵要說的是軍隊、人員、後勤保障方麵的計劃,這次戰鬥預計需要組建15個正規師,其中甲種師5個,預備師12-15個,另外海軍還需要組建一個海軍陸戰隊師,總計兵力在40萬左右,共計火炮2700餘門。俱體的布置為,在我們的計劃順利進行,兵力充份展開之後,與俄軍對持的第一線的兵力為7正規師,其中包括3個甲種師,8個預備師,兵力18-20萬;在鴨綠江與日本對持的兵力為5個師,正規師3個,包括1個甲種師,2個預備師,兵力6-7萬;後方保留3-4個師,其中有兩個正規師作為應急部隊,大約5-6萬人,其餘的軍隊留在山東,作為輪換軍隊,除了軍隊之外,還需要警察5000人,維護占領地區的治安,同時還需要一定數量的地方管理人員,俱體數量由行政院決定,另外在東北地區還需要民役20萬左右,當然,我們占領了東北地區之後,應該立刻組織、發動當地的民眾,這樣民役的數量也會慢慢的減少。”

徐濟超道:“我算了一下,按剛才肖參謀長所說的兵力分布,我們在東北地區投入的兵力是29-33萬,留守山東的軍隊為7-11萬,最低限度的兵力隻有7萬人,如果在這個時候清廷突然和我們翻臉,這樣的兵力能夠守得住山東嗎?我看現在清廷基本己經把我們視為敵人了,恐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還不等肖建軍說話,秦錚己道:“放心吧,在東北的大局未定時,清廷是不會輕易和我們翻臉的,如果是在庚子國變之前,慈禧也許還有膽量冒險博一把,但庚子國變應該給了清廷足夠的教訓,即使是慈禧心裏可能是恨不能除我們而後快,但我認為她不敢再任性冒險了。”

肖建軍也點了點頭,道:“是啊,而且我們出兵東北,是為了收複失地,在道義上也占有絕對的優勢,這次為了爪哇護僑,己經弄得清廷相當背動了,如果在我們出兵東北的時候,清廷突襲山東,可以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違,光是天下人的口水就可以把清廷給淹了。”

夏博海卻搖了搖頭,道:“我們不能對此太過樂觀了,清廷畢竟是一個封建王朝,不能用正常的政府行為來衡量,庚子國變確實給了清廷足夠的教訓,但如果其他國家都唆使清廷出兵呢?你們認為慈禧還能沉得住氣嗎?至於輿論壓力,我並不認為可以影響到清廷的決策。因此我們必須真正做好應對的預案才行。”

肖建軍道:“我認為即使隻有7萬軍隊,我們也完全可以保衛得了山東的安全,首先是這個時候清廷的組織能力很差,在甲午戰爭中清廷出動的陸軍兵力不到10萬人;而在庚子國變中,清廷能出動的兵力共計隻有4、5萬人,而在舊時空裏,武昌起義之後,清廷能夠出動的鎮壓軍隊也隻有6、7萬人,以此推算,就算清廷來進攻山東,能夠出動的兵力絕不會超過10萬,因此在兵力上我們並不處於劣勢,雖然我們會有一部份預備師,但我相信我們軍隊的訓練和素質,而且清軍中有戰鬥力的也隻有北洋新軍,但現在北洋新軍隻有3萬人左右,還遠遠不夠;另外我們分出去的義勇軍已經在河南地區建立起了穩固的根據地,拉起來的軍隊己經有12000多人,並且兩次擊敗來征剿的清軍,完全可以和我們互相策應,如果清廷真的出兵來進攻我們,正好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其他人聽了,也都頻頻點頭,認為肖建軍的這個分析有道理,基本可以確保山東的安全,肖建軍見眾人沒有再問了,道:“最後就是這一戰的所需要的資金,根據我們的計算,不算前期的投入,從現在開始計算,需要的資金在8億至9億銀元,折算成英磅,是1億英磅。明細都打印出來,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聽完了肖建軍的話之後,其他四人也都不禁有些震驚,王雲鵬首先道:“需要這麼多錢嗎?根據財政委的估算,我們今年的財政收入預計也就在8000萬銀元左右啊,這可是我們一年財政收的10倍。”

肖建軍也苦笑了一聲,道:“打戰就是燒錢的事,我也沒有辦法,而且確定需要這麼多錢啊,不信你們自己去看明細帳吧。”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