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萬噸級的裝甲巡洋艦的建造周期在18-24個月,因此完全可以等到綜合火控係統的測試初步成果出來,並且在軍艦上安裝使用。而且穿越者也希望盡快使用綜合火控係統,畢竟這是軍艦技術發展的趨勢,越早使用,在經驗技術積累上,就可以領先一步。
而另一個合作開發項目,和布洛姆-福斯造船廠合作研發的蒸汽輪機則沒有那麼樂觀,現在還處於樣品製造階段,畢竟蒸汽輪機的技術複雜,而且德國也缺乏相關的經驗,雖然有穿越者的理論經驗,但也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出成果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廠的項目工程人員估計,至少需要3年時間才能夠生產出上艦測試的樣品,而要真正實際應用,預計需要5-7年的時間,整個項目大約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
乍看這個時間很長,但對於一項新技術,由其是帶有變革性質的新技術來說,10年的研製周期是相當短了。蒸汽輪機的發明者英國人查爾斯·阿爾傑農·帕森斯早在1877年就開始著手研製蒸汽輪機,到1897年才開始正式在軍艦上安裝,而直到1905年,英國海軍才決定以後建造的所有軍艦都使用蒸汽輪機為動力,2年以後安裝了蒸汽輪機的無畏號戰列艦下水,才使蒸汽輪機徹底取代了往複式蒸汽機,成為艦船的主要動力。因此現在穿越者和德國也隻能耐心的等待。
兩艘軍艦的分配決定下來以後,接下來就進入最關建的價格談判,但結果最關建的談判卻是隻用了一天時間就結束了,雙方根本沒有進行過多的討價還價,最終確定,7000噸級裝甲巡洋艦的價格定為388萬兩白銀,約合64萬英鎊,將於1904年5月交付;10000噸級裝甲巡洋艦的價格定為508萬兩白銀,約合83萬英鎊,將於1904年12月交付。兩艘軍艦合計共147萬英鎊,算起來這確實很優惠的價格了,僅比德國海軍的釆購價略高一點。而且先前華東政府和徳國海軍的設計合同是16萬英磅,因此實際隻用支付131萬英鎊就可以建造這兩艘裝甲巡洋艦了。
能夠將價格談到這一步,一方麵是雙方互相都有合作的計劃;另一方麵還在於穿越者獲得的徳國海軍的設計合同,這可是4艘12000噸級的裝甲巡洋艦,和5艘15000噸級的戰列艦,這可是一個相當大的造艦項目,雖然兩家造船廠都是德國最主要的造船廠之一,肯定能從這個項目中分到一杯羹的。
但徳國的造船廠可不僅僅是這兩家,雖然不能說是僧多粥少,但如果無所做為的話,也就隻能從中分到一艘,但這對兩家造船廠來說,肯定是不夠的,2艘才是底線,當然最好還是多多益善。盡管分配造艦的決定權是德國海軍部,但做為軍艦的設計者,海外華人肯定也有相當大的發言權,因此自然要和海外華人處理好關係。
新的造艦合同簽訂之後,雙方都十分滿意,而這時兩艘軍艦的檢修調試也結束,將進行最後一次海試。
由於這時兩艘軍艦實際己經完成了,因此在這次海試之前,在船廠裏進行了排水量的檢測。艦船的排水量可以分為空載、標準、正常、滿載、最大這五個等級,通常軍艦關注的是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這兩個標準,一般所說的軍艦排水量就是指標準排水量,包含艦體,機器,武裝,全額人員,彈藥,給養,淡水等但不包含燃油,滑油,備用鍋爐水;而滿載排水量為標準排水量的基上再加上燃油,滑油,備用鍋爐水等到保證中軍艦可到達足夠的全速或續航力的水平。
經過測試,青州號的標準排水量為6322噸,滿載排水量為6954噸;沂州號的標準排水量為6341噸,滿載排水量為6978噸,雖然這兩艘軍艦是相同型號,但有細微的差別也在正常範圍以內。
最後一次海試,造船廠也盡量滿足穿越者提出的要求,同意這次試航將在海上過夜,不過穿越者所要求達到的海況,那就隻能看天了,雖然在出海的時候預計會變天,但畢競這個時候的天氣預報準確率並不高,而海上的氣像變化也要比陸地上大得多。前幾次試航都是選擇的3、4級海況的天氣,而且基本是在近岸地區,一但天氣有變化,可以立刻回港。
第一天的海況是4級,兩艘軍艦駛離出海岸約60公裏的地方,將上一次測試的項目再次重新做了一遍,因為這次海試全部換成了接艦的人員操控軍艦,將所有的測試項目重做一遍,有利於接艦人員盡快熟悉軍艦的性能和操作。而且這次試航也飆出26.3節的超高航速,同時還做了連續三次加速到25節的試航,這是測試軍艦的間斷加速功能。同時又試射了所有的艦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