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寨的規模要遠遠大於臥虎山、九如山的山寨,人民軍難以像進攻臥虎山、九如山一樣,進行覆蓋性的炮火打擊,畢竟人民軍的各個迫擊炮、擲彈筒小組都隻帶了一個基數的彈藥,要想進行覆蓋性的炮火打擊,這個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人民軍的主要打擊範圍是在寨牆附近,希望能夠對守衛寨牆的土匪造成毀滅性打擊,並且將寨牆炸開幾個缺口,為步兵的突進打開局。
一時間炮聲轟鳴,盡向寨牆附近落下。轉眼之間寨牆己經被爆炸和硝煙所籠罩住。土匪的寨牆是用土木石混合結構建造,雖然是以夯土為主,但內部是用圓木為樁,並夾雜著大石塊,高約5米,底寬約4米,頂部寬約2米,並建有牆垛、射孔。不過能夠落到寨牆上的炮彈並不多,既使是把擊中寨牆後炮彈加起來,也不足3分之1,其餘大半都落到了寨牆外,但也有少部份是落到寨牆內。
但人民軍的各迫擊炮小組都進行了兩輪炮擊,雖然對守衛寨牆的土匪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寨牆的損傷卻並不大,雖然也炸開了幾個缺口,但都不大,最大的缺口離地麵還有3米多高。這樣的結果,一來是迫擊炮的炮彈威力確實不才,而且用的都是高爆彈、而不是穿甲彈,對固定掩體目標的殺傷力都很有限;二來是泰山大寨寨牆也確實要比臥虎山、九如山要堅固一些,因此人民軍的炮擊目地並沒有完全達到。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早在羅嶽的預料之中,因為收到偵察人員的報告時,羅嶽就估計到用迫擊炮是難以轟開泰山大寨的寨牆,除非是能夠使用正式的火炮。
羅嶽的團下還設有一個75毫米野戰炮營,配有18門75毫米野戰炮,雖然現在隻裝備了一半,但要對付寨牆也是足夠的。不過羅嶽最終還是決定這一戰中不使用75毫米野戰炮,一來是盡管75毫米野戰炮的重量較輕,但要進行遠距離的移動,還是要進行拆解運需,到了戰場還要重新組裝才能使用,這樣就太麻煩了;二來這幾戰中一直都在演練迫擊炮和步兵之間的配合協同作戰,這一戰正好進一步加強這方麵的運用能力,如果使用75毫米野戰炮,不僅是迫擊炮和步兵的協同作戰沒有練好,又要改練步兵和正式火炮的協同,顯然是不利於步兵的進步。
另外迫擊炮雖然不能轟開寨牆,但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辦法。在出兵之間,羅嶽就己經準備50架長梯,就是為了攻占寨牆的工俱。
見迫擊炮沒能轟開城牆,羅嶽立刻下令迫擊炮的射程進前延伸200-300米,進行火力攔截,阻擋土匪增援寨牆,而步兵上前,突進到距離寨牆300米以內的範圍,對寨牆上進行火力壓製,雖然這時寨牆上的守衛土匪隻有十之三四,基本己不可能守住寨牆了,但仍然還是要嚴格的按照戰術規範來進行。
羅嶽下令之後,各迫擊炮小組立刻調整自己的射擊單元,將射程向前延伸200-300米,這樣一來,炮彈就全部落到了大寨內,並且在寨牆的後方形成了一道爆炸攔截帶,別說這時山寨裏根本就沒打算派人增援寨牆的守衛,就算是有,在這樣火力攔截的打擊下,也必然將會損失慘重。
而步兵也馬上出動,兩個連的兵力立刻突進到距離寨牆不到300米的地方,向寨牆上開火射擊,同時擲彈筒手也是火力全開,頻頻向寨牆上發射出榴彈。本來經過上一輪的迫炮打擊以後,守衛寨牆的土匪就己傷亡了大半,這時又遭到這樣猛烈的火力打擊,頓時又傷亡了不少,剩下的也都是伏下身體,躲在城垛口以下,那裏還敢再露頭了。
這時由一個連組成的突擊隊立刻扛著長梯,在炮火、步槍的火力掩護下,衝到了寨牆邊,架好了長梯,向寨牆上攀。因此第一批突攻城的人民軍士兵十分順利的登上了寨牆,並且迅速在寨牆上布置好了陣地,而這整個過程,人民軍的士兵幾乎都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甚致沒有一名士兵在登城的過程中墜落。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