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天津分治(二)(2 / 2)

隻用了半天的時間, 雙方就協商完畢,袁世凱將協商的結果回報給清廷,要求朝廷確定漕運的方案,或者拿出一個新方案來。三天以後,收到了清廷的回複,漕運選擇第一個方案。

其實對漕運的選擇,清廷也經過了反複的討論,但問題是現在清廷即沒有錢去修建港口、碼頭、鐵路、倉庫等設置,也拿不出一個更好的方案來,隻能捏著鼻子選擇穿越者提出的第一個方案。而就是這一項,每年至少可以為華東政府帶來近百萬兩白銀的收入。

天津分治就這樣確定下來,李鬆晨下令天津新區的官員撤離天津老城;袁世凱下令趙秉均帶領1千北洋軍,進駐天津老城,和駐守的人民軍辦理交接事務,隻用了一天時間,天津老城的交接手續辦理完畢,清廷總算是又恢複了對天津老城的統治。而袁世凱又和李鬆晨進行會唔,要求海外華人盡快派人到上海,與上海道台餘聯沅協商辦理上海新區的交接,同時也和輪船招商局辦理航行事務。因為隻有把這些事情都辦好了,漕運、官運才能恢複。

李鬆晨當然也不想拖延,上海新區的事情到是和他無關,但航運業務卻是關係到天津的實質利益,因此立刻約見了己確定好的上海新區的負責人楊育新。

楊育新是一艘客滾船上的運營經理,是較早參加工作的穿越者之一,在穿越者占領了天津以後,他出任天津利順德飯店的經理。差不多經營了一年多的時間,而且楊育新頗有經營頭腦,一方麵在利順徳飯店引入現代經營模式,組織現代歌舞表演,並且還改造出了一個電影院,因此使利順徳飯店成為穿越者在天津的一個對外窗口,並且接待了不少名人。

不過楊育新並不僅僅滿足於隻當一個飯店的經理,因為如果是在舊時空裏到也罷了,但在這個時代,機遇絕不僅於此。而且隨著穿越者的統治穩定,官員的數量越來越多,開辦的工廠企業也越來越多,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華東政府基本不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因此利順德飯店的發展前途就顯得比較有限了。於是楊育新也留心觀察華東政府的動向,為自己尋找新的發展道路。

華東政府正式成立以後,穿越者公開招聘上海新區的負責人,楊育新立刻就意識到機會來了。雖然上海新區的麵積不大,但上海的位置十分特殊,是這個時代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對外窗口,而上海新區就是穿越者設在上海的一個據點,這個負責人的地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以後穿越者取得了全國政權,自己至少也能進入上海地方政府的領導班子,舊時空的中國人都知道,在行政級別相同的情況下,上海的地方官員實際都要重要一些。

於是楊育新報名參加了上海新區負責人的競選。結果在六名候選人中, 楊育新脫穎而出,當選為上海新區的負責人。而楊育新能夠成功當選,一方麵是他在利順德飯店經營的成績;另一方麵也是他提出了建設上海新區的思路。

而為了能夠當選上海新區負責人,楊育新確實很花了一番心思研究華東政府的現狀和上海的情況,在他提交的競選大綱中,著重提出了兩個觀點,第一是上海新區的定位經濟功能,主要的作用是協助華東政府發展經濟、工業,增加財政收入,而不是定位在政治方麵和清廷、維新派或是革命派進行論戰,或是組織一些反清的宣傳行動;第二是同時還兼有展示穿越者的文明、現代、文化方麵的風貌,爭取輿論的話語權。由於這個時代的中國整體還是一個封閉社會,開放的地方也就幾個,而上海又是其中最為開放的地方,因此隻要在上海爭取到了輿論的話語權,實際也就爭取到了全國的輿論話語權。

而且楊育新又進一步解釋,自己所說的爭取輿論話語權,並不是要去大張旗鼓宣傳華東政府的政治主張、宣揚自由民主人權什麼的,而是從文化、生活、娛樂等細微方麵入手,淺移默化的影響社會輿論,也就是發揮所謂的軟實力,在這方麵穿越者實際是有極大的優勢的,隻是在以前並未將這方麵的優勢發揮出來。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