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皇宮裏也沒有餘糧啊,太後、皇上、皇後、小主、阿哥、格格們一大攤都是主子,要吃要住,要喝要拉,不衝你們要錢,衝誰要去。”
“今兒出了這筆錢,上任以後不就可以從草民身上撈回來嗎?二一添作五,還有賺頭,上那兒找這麼劃算的買賣去。”
...... ......
一經報導之後,立刻在上海引發轟動,其他各報紙紛紛轉載,連續將這一事件給炒熱,並很快傳遍了整個東南沿海地區,而且這時清廷對言論的控製力度己大大減弱,民眾們對涉及朝廷的事情都十分感興趣,
同時穿越者又安排不少槍手寫評論文章,大肆的批評朝廷,而批評的路線主要是兩條,一是批評朝廷**,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收賄索賄,而且就在朝廷的眼皮底下幹這種事情,這樣的體製必要改變了;二是扣住朝廷打壓海外華人的主題,表示由於海外華人的功勞太大,朝廷猜忌功臣,於是有意讓太監去索賄,無論海外華人給不給,朝廷有借口打壓,給了就是勾結內臣,不給就是藐視朝廷,然後找借口削減海外華人等等。
太監索賄是人人都知道的潛規則,因此所有人對此事都深信不疑,但潛規則就是潛規則,是不能放到台麵上來的,再加上穿越者有意帶節奏,結果這消息的熱度不減,但眾口一詞都是指責朝廷不對。等李鴻章發覺時,輿論己經形成,而且李鴻章也控製不住輿論,隻好下令各地督撫大員,不得將這一消息傳到西安,又發電給榮祿、王文韶,要求他們如果收到了風聲,也不要告訴慈禧太後。
聽了李鴻章也介紹之後,慶親王這才明白,心裏也暗暗吃驚,原來在從西安離開的時候,海外華人沒有問及萬海澄的事檮,還以為他們是不再追究了呢,卻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把事情鬧得更大,鬧得人盡皆知。慶親王雖然沒什麼才智,但畢竟也在總理府衙門幹過幾年,對世界大勢多少知道一些,西方各國可都是十分重視報紙的,而且報紙上啥事都敢說,想不到海外華人也會這一手。
而對李鴻章要求別將這事告訴慈禧,慶親王更是舉雙手讚成,萬一太後知道這件事情,又任起性來,和海外華人鬧翻了,那可就麻煩了,雖然說現在太後的脾氣己經收斂多了,海外華人在西安時也沒有發火,但誰都猜不透太後的心事,因此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好,現在一切都是以朝廷盡快回京安定為要務。
統一了思想以後,李鴻章立刻約見秦錚,展開了會談,當然對於萬海澄索賄、虜走宮女等等事情都閉口不談,隻協商移交北京的時間。
其實到了現在這一步,雙方也沒有什麼大的分歧,於是很快就達成了協議,最終雙方約定:在11月30日清晨10時,穿越者正式將北京的行政軍事管理權力都移交給清廷,除留下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和衛兵以外,穿越集團的所有行政軍事工作人員全部都撤離北京。清廷也在同一天內,將北洋軍,山東巡撫兩司各道員及濟南知府等官員,全部撤離濟南府,並退出山東省境內,將由穿越集團正式接管山東省,但山東其他各府州縣的官員仍然留任至任期結束,各地方駐軍仍然保持不動,由穿越集團自行重新整編,並要求山東各地方官員、駐軍仍然各施其責,維持地方的正常秩序。
而目前天津開往其他地區的鐵路,均將由穿越集團和淸廷共管經營,其中天津至北京的鐵路,雙方將每天分早中晚各開設三趟列車;而其餘鐵路的運行車次,由雙方的相關部門下一步再進行詳細的協商;清廷承認開平碳礦、鐵路等資產均歸穿越者所有,穿越集團可以自行開通到開平煤礦的火車,並可以在開平駐軍,但鐵路沿線甴清軍保衛,火車上可以有軍隊隨車護送,但若無危險情況,軍人不得下車。
其實現在北洋軍己經大部份撤離了山東,留下來的大約還有7千餘人,暫時由徐世昌代管,而這一批北洋軍撤離了山東之後,並不趕往北京, 而是將一部份駐守河間府滄州,以防人民軍過界,另一部份則駐守正定府,準備迎接兩宮回京。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