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後,秦錚處理好了手頭上的工作,從天津起身出發赴西安,展開了對清廷的勤見之旅。
從天津到西安,直線距離就超過了1000公裏,而且沿途會經曆無數的荒山野嶺,盜賊眾多,甚致是地方的清軍都是重大的危險,因此秦錚的安全十分重要,執委會和軍委協商之後決定,派出兩個營另上一個騎兵的兵力保衛秦錚的安全,兩名營長是栗文飛、劉雄;另外還從特種部隊中抽調一個中隊,做為秦錚的貼身衛隊,並且還配了一個3人的醫務組,總計軍隊數量達到了近1500餘人,另外,還給秦錚配備了一個工作組,是昆明艦的副政委鄧永儉、通迅員劉宏傑,電報員張建平,文員江菡。
整個隊伍還配備了30輛大型四輪馬,運載隨行的輜重物資,本來執委會還打算給秦錚等人配兩輛猛士車和一輛大卡車。但被秦錚謝絕,因為這個時代的道路太差,雖然也建有官道,但西安在西北地區,由於經濟落後,因此官道也年久失修,十分破損,甴其是路途中橋梁的負重力不強,而無論是猛士車還是卡車,自重都很大,不利於這樣的長途行駛,於是最終決定改為配備兩輛越野車和一輛11座的小型客車,並且對小客車進行改造,增加升降式的大功率天線和電台以及發電機,以確保秦錚等人和天津方麵的聯絡。
一行人員首先乘座火車從天津出發,來到北京。秦錚計劃在北京先和李鴻章碰頭,然後再動身去西安,不過這時李鴻章還沒有到北京,到是清廷留駐北京的慶親王和李鬆晨一起在車站迎接秦錚一行。
原來慶親王己接到了清廷的電報,命他陪同秦錚一起來西安,而由李鴻章負責處理北京的事務。因為海外華人來西安朝見,總要帶一個對他們熟悉而且有一定交情的人,做為互相聯絡的中間人,這樣有什麼事情也好事先溝通,本來李鴻章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李鴻章畢竟是快80歲的老人了,這此去西安一路山高水長,恐怕李鴻章的身子骨經不起這樣的顛波,因此改讓慶親王陪同,不管怎樣,慶親王己在北京住了4個多月,和海外華人也多有接觸,是僅次於李鴻章的不二人選。
而慶親王接到了朝廷的命令之後也十分高興,因為這可是個好差事,現在朝廷和海外華人基本己經談好了條件,這次勤見也不過就是走個過場,不過一但這次勤見圓滿結束,自己這個陪同人也有一份功勞,因此這實際是一個積累功績的大好機會。
另外通過這幾個月的接觸,慶親王認為海外華人並不難打交道,因為他們是極講規則的一群人,隻要是按照他們的規則來,什麼都好辦,而且海外華人辦事俐落,毫不拖泥帶水,態度和氣,作風清廉,更是沒有人收取茶水費、跑腿費之類,因此慶親王覺得自己完全可以處理好和海外華人的關係。
秦錚下車之後,也首先接見了慶親王,而慶親王也代表清廷,再次對穿越集團的功績進行了嘉獎,秦錚也客套了幾句,並且對慶親王也表示了感謝。慶親王也十分高興,認為自己和海外華人的關係更進了一步,而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他也知道海外華人做事幹脆,簡單直接,沒有那麼多的虛禮客套,既然自己的禮數到了,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事情要溝通,於是就向秦錚告辭。
把慶親王打發走了以後,秦錚才接見留守北京的李鬆晨和秦玉海,聽他們彙報工作。為了管理好北京的秩序,現在北京工作的非軍人穿越者有200餘人,歸附的本土居民600餘人,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從事治安監查工作,另外在北京當地,還招募了約1600餘人為穿越集團工作,其中有1000餘人是擔任警察,維持北京的治安秩序。而在穿越者的努力工作下,在穿越集團控製北京的近9個月時間裏,北京地區一直都維持著比較良好的治安環境,現在甚致還恢複了一定的商貿、經濟活動。
許多老北京人都認為,在穿越集團控製的這段時間裏,北京的治安環境是最好的,就是在庚子國變之前,在北京城裏有大量的權貴可以橫行無忌,而在海外華人的治下,是沒有人敢亂來的。在穿越者剛接管北京的時候,還有一些殘存的權貴孑弟不信邪,在北京城裏鬧出些事來,結果穿越者才不管你是多大的來頭,該抓就抓,該罰就罰,挖了幾個月的土或是掃了幾個月的大街,在北京殘存的權貴子弟也都老實了,再也不敢違反穿越者製定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