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在碼頭棧道上,己經站滿了人,都在向自己的船上眺望,而右棧道的兩側,己經站滿了持槍屹立的士兵,一個個都是一身灰藍色的軍服,頭戴鋼盔,臉上還帶著一付寬大的墨鏡,站得筆管條直,精神飽滿,殺氣逼人。李鴻章也是帶過兵、打過仗,見識過戰場的人,知道隻有真正經曆過戰火的士兵,才有這樣強烈的殺氣。看來海外華人能夠連勝八國聯軍,並且從英德二國手中奪取了威海衛、青島二地,果然是有道理的。
這時張佩綸來到李鴻章的身邊,伸手指著碼頭上的人群中,一名頭戴帶沿軍帽,身穿著一套藍色軍禮服的人,道:“中堂,這人就是海外華人中的首腦之一秦錚,他在海外華人中,任政委之職。”
李鴻章點了點頭,現在他對海外華人的幾個首腦人物都十分熟悉了,知道這個秦錚可是海外華人中排名第二的首腦,上一次張佩綸訪問天津,就是他出麵迎接的。不過那次秦錚是在天津的海河碼頭上迎接張佩綸,而這次迎接自己,秦錚卻親自趕到大沽口來,說明海外華人對自己的態度,顯然是要比對張佩綸要重視得多,因此李鴻章的心裏也頗有一些自得,看來這夥海外華人很懂禮數。
而就在他們說話的時間,平安號、泰安號也陸續在碼頭邊靠隴停穩,下錨拋纜,並且放下了舷梯搭在岸邊上。這時岸上的軍樂隊立刻演奏起音樂,李鴻章也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在李經方的攙扶下,沿著舷梯走下了平安號。
等李鴻章走下了舷梯以後,秦錚才迎了上去,而李鴻章也緊走了幾步,同時向秦錚伸出自己的右手。原來李鴻章聽張佩綸說過,海外華人興握手之禮,無論上下尊脾,既然到現在為止,海外華人的禮數都十分周道,自己也不要擺中堂的架孑,畢竟這一次來天津,還是有求於人,因此也就隨海外華人的禮節,主動和秦錚握手。
秦錚見了,也伸手和李鴻章相握,同時還用力的搖了搖,以示對李鴻章的歡迎,而在秦錚的隨行人員中,己有人用照相機、攝相機將兩人握手的一刻照下來。
而在秦錚的心裏也不禁心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來。穿越了五個月,也見過幾個曆史著名的人物,如張佩綸、瓦徳西。但他們論份量和李鴻章都相差甚遠。雖然在舊時空裏,關於李鴻章的評價是毀譽參半,有人認為李鴻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賣國賊,一個卑鄙無恥的大漢奸;也有人認為李鴻章是清末最偉大的政治家,是一位曆史的偉人;還有人認為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工業化進程的開拓者,如此種種,可以說是反差極大。
不過無論李鴻章是賣國賊還是偉人,但有一點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在舊時空裏,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國近代史上,沒有那一個人能像李鴻章一樣占據著如此重要的位置,他在有生之年對清廷曆史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中國的國界,在晚年的時候,他更是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龐大帝國的主梁,他的一舉一動不僅決定這個老大帝國的國家命運,更是幾乎涉及了整個遠東近代史的走向,可以說沒有李鴻章的中國近代史,一定是一部殘缺的曆史,也是無法敘述的曆史。
這樣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最負盛名也是最獨特的人物站在自己的麵前,而且正在和自己雙手緊握,在這個時空的曆史中,將永遠記住這一刻,那怕是像秦錚這樣早已經過了狂熱年齡的人,也不甴自主的有些激動起來。
不過秦錚的心情雖然激動,但也沒有忘了正事,一邊握著手,一邊道:“我代表天津新區臨時政府,代表執委會,代表我們全體海外華人,歡迎李中堂訪問天津,並期望中堂的訪問之行,能夠一切順利。”
雖然這些詞都十分新鮮,但李鴻章也聽得出來,對方說的都是好話,嗬嗬笑道:“老夫這次搪突來訪,豈當貴方如些盛情接待,實在是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秦錚道:“中堂太客氣了,我們在海外也素聞中堂的大名,知道中堂是清國重臣,舉足重輕,而這天津原是清國的領土,我們雖是華夏後裔,但一直流落海外,現在希望回歸中華,隻不過是擊敗八國聯軍之後,暫居天津以求容身之地,因此中堂能來天津此訪問,我們是歡迎之極啊。”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