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聽了,立刻帶看張佩綸、李經方來到船頭觀看,今天海上的天氣不錯,晴朗無霧,果然看見船隊的前方海天交接處,有兩艘通體銀白色的軍船,並排迎麵行駛過來。
而李鴻章身邊的張佩綸立刻告訴李鴻章,這正是海外華人的軍艦,看樣孑應是來迎接李鴻章一行的。張佩綸去過天津兩次,而穿越者的軍艦和這個時代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張佩紈一眼就能認出來。而就在這時,海圻號又發來了旗語,原來對方已經打出了歡迎的旗號。
李鴻章的心裏也頗為欣慰,看來這夥海外華人在禮數上還是做得十分周道的。而這時在泰安號上,各國的觀察員也都來到甲板上,不少人都拿著單筒望遠鏡觀看。
因為雙方是相對行駛,因此在十幾分鍾之後,雙方的距離己經拉到數百米,而且對方的兩艘軍艦左右分開,李鴻章也看清了這兩艘軍艦的樣子。
這兩艘軍艦看來是同型艦,艦型修長而纖細,流暢而光滑;艦首削尖如鋒,將波浪分如人字;上層建築異乎尋常的簡結,沒有如林聳立的桅杆、沒有粗大高挺的煙囪、也沒有亂七八糟,密如蛛網的繩纜,看起來就像是一件精致的工藝品一樣,隻是艦尾方平,而且留於一個很大的平台,不知是做什麼用的。而且全艦僅在艦首安裝了一門單裝火炮,看粗細口徑最多也就100毫米。
李鴻章到是聽張佩綸說過,海外華人的軍艦與各國大不相同,艦型細長,而且裝配的火炮極少,李鴻章還有些半信半疑,而現在見了,才相信張佩綸所言不虛。雖然李鴻章的心裏誹議,這樣的軍艦樣孑到是好看,隻是就隻有一門小炮,怎麼打仗呢?不過海外華人就是憑著這樣的軍艦取得大沽口海戰、渤海海戰的勝利,看來其中必是另有緣故的。
其實不僅是李鴻章,就連海圻號、海容號上北洋水師的官兵,泰安號上的觀察團成員也都對這兩艘軍艦的結構、樣式、武器大惑不解、議論紛紛。在觀察團裏隨行的還有幾名畫師,這時也都拿出畫板畫紙,將這兩艘軍艦的樣子畫下來。
馬丁內斯上校皺著眉頭道:“這真的是海外華人的軍艦嗎?看起來並不像很強的樣子啊。”
布朗中校一邊擺弄著手裏的測量器,一邊道:“如果不是很強,海外華人是怎麼擊敗德國艦隊呢。”
馬丁內斯看了他一眼,道:“這型軍艦的尺寸測量出來沒有?”
布朗道:“艦長大約是130-140米之間,而寬度在15-18米之間。”
馬丁內斯皺了皺眉頭,道:“這型軍艦的尺寸不小,比我們的威嚴級戰列艦還要長。”
布朗一邊收起自己的測量儀,道:“但寬度來小得多,長寬比應該是在1:8左右,因此這應該是巡洋艦而不是戰列艦,當然如果是戰列艦,肯定不會是隻有一門主炮,當然這麼看來也不是裝甲巡洋艦,應該是一艘防護巡洋艦?不過就算是防護巡洋艦,這噸位應該是在1萬噸左右,因為它要比我們的布雷克級大多了。”
馬丁內斯道:“就算防護巡洋艦也不會是隻裝配一門主炮,如果不是看艦型,而且沒有設置貨艙,我還會以為這是一艘武裝商船。”說看,他又舉起單筒望遠鏡,一邊看著一邊喃喃自語道:“這艘船實在是太奇怪了,有太多讓我看不明白的東西,主炮後麵的那個方台上麵好像有許多蓋子,不知道是用來裝什麼的,難道是放置炮彈的位置嗎?還有艦船上部有那麼多球形東西又是什麼?桅杆頂上那兩塊方形,並且還在旋轉的東西又是用來幹什麼的,艦身中部那兩個斜放的長方箱子又是什麼,難道是裝的魚雷嗎,而艦尾留出一個平台又有什麼用處。”
布朗苦笑了一聲,道:“上校,您的這些問題我都回答不了。不過我認為如果弄淸楚了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能夠明白海外華人的實力到底怎麼樣了。”
馬丁內斯放下望遠鏡,點了點頭,道:“中校,我同意你的看法。”轉頭又問一邊的速畫員,道:“畫好了沒有。”
速畫員道:“大體的形狀己經畫出來了,不過有一些細節的地方,我再慢慢的修改畫精細。”
馬丁內斯看了看,自己剛才看到的幾個不明白的地方都畫出來了,於是點了點頭,道:“很好,回去以後可以交給技術部,讓他們去分柝。”然後又看向幾乎己與泰安號平行的軍艦,道:“這夥海外華人到底是什麼人?”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