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2 / 2)

尼古拉二世也知道眾怒難犯,但就這樣從朝鮮撤退,恢複朝鮮半島的平衡局麵,又有些不甘心,且不說俄國確實有“絕不能從占領的土地上撤退” 的傳統,而且海軍陸軍拆騰了這麼十幾天,總不能一點收獲都沒有,更何況是向黃皮猴孑低頭,這也太傷戰鬥民族的麵子了。

於是尼古拉二世和大臣們商議了二天,終於做出決定,同意緩和朝鮮半島的局麵,雙方的軍隊可以拉開距離,並成立緩衝地區,然後日俄雙方進行談判,解決這次朝鮮半島危機。

俄國的態度,也讓各國,由其是日本鬆了一口氣,雖然俄國隻是退讓了一小步,而且朝鮮半島危機並未解除,後麵還有更艱難的談判,但也總比繼續對抗下去要好。

於是曰俄兩國的駐朝公使小村壽太郎、韋貝爾展開磋商,達成協議,俄軍撤出韓國皇宮,雙方均在漢城隻留駐500士兵,其餘軍隊撤出漢城駐紮並劃分界限,進駐平城的俄軍退至鴨綠江邊,而進駐平壤的曰軍撤至漢城。曰方派西德二郎,俄國派仙羅為談判代表,就日俄兩國在朝鮮半島的勢力劃分進行談判。

至此,持續了十幾天的朝鮮半島危機終於全麵緩和了下來,而各國也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於是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霍必瀾又再次招集各國駐上海領事開會,討論如何解決中國的局勢。

在會議一開始,霍必瀾到也沒有故作虛張聲勢,而是直接了當的提出,與海外華人進行談判,解決中國的局勢。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讚同,法、美本來就主張談判,而以前態度較為強硬的德國也沒有反對,俄日兩國這時也無心戀戰,其他各國更是打醬油隨大流,於是這個提議很快就得以通過。

霍必瀾馬上又提出,這一次談判,各國仍然應以八國聯軍的名議,以一個整體和海外華人談判,同進同退,所有談判條件都必須得到各國一致同意,任何國家都不得私下與海外華人接觸會談、甚至達成協議,而會談的基礎,就是以目前的實際占領。

這一點各國到也沒有異議,誰都知道整體力量大於某一國,由其實是目前在中國的局麵,各國並不占優勢,想到在談判桌上多爭取利益,自然是組成一個整體要強。而至於不得私下與海外華人接觸、會談,誰都沒有當一回事,實際上美、法、德三國都與穿越者有溝通渠道,隻要別被其他國家發現就行了。同時各國也推舉由霍必瀾以主,法國總領事白藻泰、美國領事古納為副手,全麵負責與海外華人的談判事宜。

而以實際占領為談判基礎,也是談判的慣例,戰場上丟掉到的東西,也別想從談判桌上再拿回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夥海外華人顯然不是清廷,因此英國、德國也隻能認了這個悶虧。

這一次會議進行得十分順利,於是在會議結束以後,霍必瀾立刻又去拜會了李鴻章,請李鴻章向海外華人轉達各國的談判意向。雖然美、法、德三國都與穿越者有溝通渠道,但為了表示本國不會與海外華人進行接觸、會談,因此隻能請李鴻章做為雙方的聯絡人。

而李鴻章也趁機提出要求,希望能讓清廷也參與其中,將這支談判搞成一個三方會談,一並解決中國的問題,畢竟這片土地上的主人還是清廷。

聽了李鴻章的要求之後,霍必瀾這才發現,各國居然把這個正主給忽視了。於是趕忙請示國內,又招集各國領事協商,最終決定,隻要海外華人不拒絕,各國在原則上同意組成三方會談。

其實各國都清楚,李鴻章提出這個要求,無非是想借助海外華人的強勢,為清廷多爭取一些利益,而各國也都還想從清廷身上宰一刀,以彌補自己的損失,因此要解決中國問題,清廷也確實是一道繞不開的坎。另外現在的局麵是海外華人處於強勢地位,而各國處於劣勢,但清廷無疑是最弱勢的一方,如果把清廷也拉進會談中來,海外華人多少要幫助一下清廷,這樣就可以分化一些海外華人的強勢,實際是對各國有利的。

得到了各國的同意之後,李鴻章一麵發電給逃到西安的清廷,談判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一麵又打發張佩綸去天津打前站,這一次李鴻章打算親赴天津,和海外華人見麵。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