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工作組(一)(1 / 2)

就在當天下午五時左右,一支由22人組成的工作隊伍經過了乘船,行軍之後,到達王家寨。其中有10名是醫務人員,周唯穎就以醫務人員的身份隨隊前來,另外12人則是付責接管王家寨後續工作的人員。帶隊的是農業部的副部長王勝,這時他己帶隊考查完了膠州灣沿岸的農村,剛剛回到靑島,得知人民軍來發動攻占王家寨的戰鬥,王勝立刻向指揮部主動請令,要到王家寨來付責處理後續的工作。

原來經過王勝的考查,膠州灣沿岸的農村自耕民的比例很大,隻有少量的小地主,一般擁有的田地基本都在2、300畝之間,佃戶、雇農的數量並不多,每個村基本都是以血緣關係組成。這主要是因為膠州灣沿海地區屬於較為落後地區,而靠近海邊,土地貧瘠,因此農業生產並不發達,土地矛盾也就相對較為緩和,並沒有出現王家這樣的地方土豪惡霸。

而且德國占領膠州灣的時候並不長,為保持農民生活,以及地方的穩定,德國首任膠澳總督羅紳達規定,徳國管轄區內的中國農民,繼續實行中國的田賦製度,仍然按清政府統治期間的數額和稅率征收,稱為“鄉鎮土地稅”, 並且將原有的地方吏員全部留用,因此德國占領膠州灣以後,這裏農民的生活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當然,在膠州灣施行清廷的田賦製度隻是權宜之計,德國第二任膠澳總督葉世克上任之後,立刻著手調查膠澳地區的土地關係和明確土地權利的歸屬,並且與各地的鄉鎮士紳、村中的官員分別洽談,對在稅冊內登記的土地所有人,如有需要,找其本人或繼承人當麵核實清楚,以確定自己的管轄內到底有多少土地,能夠收到多少稅,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不過這項工作到這時並沒有完成,但己完成調查的資料在總督府裏,都被穿越者繳獲。

不過這樣一來,王勝也覺得有些無從下手,因為絕大部份農民都有自耕地可種,這樣一來在舊時空裏打土豪、分田地的大殺招也就沒什麼用了。相反王勝還感覺得出來,這些地區的農民對人民軍存在著較大警惕,明顯缺少信任感。當然,由於土地貧瘠,因此當地的居民生活都十分貧苦,不少家裏都需要再外打零工才能養家糊口。這一點應是穿越者可以加以利用的,不過在目前來說,還真沒有太多的辦法。

另外就是陰島(即紅島)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和陸地相連,不過己經距離陸地己經很近了,在海水退潮以後,甚至可以徒步過海上島。但王勝等人並沒有考查陰島,因為陰島是膠州灣重要的產鹽區,就足夠整個膠澳租借地的人食用。而鹽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民生物品之一,甚致可以當作貨幣使用,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穿越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聚寶盆。因此對陰島的考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指揮部認為應該在戰後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專門組織人員上島考查陰島的產鹽業,於是攻占青島之後,人民軍也沒有登上過陰島。隻是通過島上來的船隻通告島上的居民,膠州灣己經易主了。

而這次攻占王家寨,是鏟除惡霸,為民除害,王勝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借機在王家寨試行穿越者的土地製度,為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而另一方麵,先遣隊裏的農業顧問高世則也提出,希望留出一部份田地,由穿越者自己組織耕種,一方麵是做為試驗田,發展本時空俯農業技術,另一方麵也是償試建立大農場化的集農業經營模式,這樣可以為一部份小地主,甚致是自耕農提供一個新的樣版。

高世則甚致還向指揮部表示,大農場化集中經營,才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正確方麵,穿越者既然是這個時代的指路燈塔,在這方麵更是應該起到帶頭作用。

秦錚等人也覺得到是可以將王家寨將作一個試點,畢竟王家寨本來並不屬於徳租界區,算是穿越者的一個額外的收獲。而且正好還有一個惡霸式的地方勢力,正好可以借打倒王家,實施穿越者的政治理念。因此同意了王勝的建議。而高世則的建議,也得到指揮部的認同,畢競這個時代和舊時空大不相同,需要重新摸索一套新的農業技術。

工作隊到達王家寨的時候,王家寨的秩序己經基本恢複,羅嶽將人民軍的指揮部就設在王家大宅。並且派遣兩個排的軍隊守衛,其餘的部隊則都在寨外駐紮。

同時人民軍還在王家大宅中搜找出大量的財物,大體有:白銀1萬2千餘兩,黃金200餘兩,珠寶玉器54件;各種糧食五千餘石,拆合約300噸左右,酒25壇;牲畜方麵有馬12匹、牛15頭、豬25頭、羊34隻、狗8隻、雞鴨56隻;其他的物品還有皮革50餘張,布絹200餘匹、火槍37支、刀槍等冷武器220餘件等等。可以說是收獲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