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嶽將他們扶起來,道:“快起來,在我們這裏不興這一套。”
薑海東也在一邊道:“是啊,李大哥,快起來吧,我剛才沒跟你說,在我們人民軍裏,從來都沒有下跪,見了首長敬禮就行了。”
等李壯勇站起身,羅嶽又問道:“剛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是什麼人?為什麼會追趕你們,請你詳細的告訴我。”
薑海東忙道:“李大哥,你就老老實實的都告訴羅營長。”
原來李壯勇的義和團資格比薑海東更老,他山東臨清人,是義和團最早的創使人之一趙三多的弟孑。趙三多原是山東梅花拳的掌門人,因為參與梨園屯教案,趙三多擔心連累師門,於是帶領一批弟孑,脫離梅花拳,立創義和拳,而李壯勇當時就追隨趙三多一起,在趙三多的弟孑中排名第七。後來趙三多廣收弟孑,後來又將義和拳改為義和團(另一說法是山東巡撫毓敏下令,改義和拳為義和團)。
而李壯勇算是趙三多的嫡傳弟子,被稱為七師兄,因其長得人高馬大,虎背熊腰,於是綽號李大個子。朱紅燈在平原縣與官兵對抗時,趙三多派李壯勇帶領200餘名團眾支援,因此和薑海東相識。後來山東義和團各部互為呼應,互相多有聯係。
後來袁世凱出任山東巡府以後,對義和團全力鎮壓,先後捕殺了多名義和團的首領,使山東地區的義和團運動陷入低潮,殘餘的義和團眾有的躲回老家,有的則轉赴河北活動。李壯勇隨趙三多一起,帶領一批團眾,進入河北活動,趙三多在河北南部發展,命李壯勇北上,與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團的張德成合夥。
1900年6月,李壯勇隨張徳成一起進入北京城,由於他也算是義和團的老人,因此頗受張德成的重用,讓他付責一個壇口。
在1900年5-7月的時間,正是義和團運動的頂峰期,團首甚至得到了慈禧太後的招見,
一般的團眾都可以在北京的大街上橫行無忌,王公貴族對他們都畢恭畢敬,李壯勇作為一個壇口的大師兄,也度過了自己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候。不過好景不長,1900年7月,李壯勇隨張德成一起參加了天津戰役,結果義和團被八國聯軍打得大敗,天津失守。李壯勇饒幸從戰場上逃脫,逃到棗強縣去投奔趙三多。
而趙三多眼前河北的局勢不佳,於是又想轉回刦山東發展,於是差遣李壯勇先回山東招集餘眾。不過等李壯勇回到山東以後才發現局勢變了,因為袁世凱對義和團采取高壓政策,幾乎不給義和團發展的空間,而且山東的旱情己大為緩和,人心思定,因此李壯勇不敢在清廷控製範圍大的濟南附近活動,而來到遠離濟離的膠澳地區發展團眾,但盡管李壯勇奔走了二三個月,但也隻招集到5、600人,以前那個一呼百應的時代,己然不複存在了,包括許多以前的老弟兄都不願再出來鬧團了。
眼看著在山東的發展不利,李壯勇心裏也十分焦急,於是決定幹出幾件大事,以便振奮人心,並且曾強自己的號招力,於是李壯勇將目標對準了王家塞。因為王家寨在這一帶地區頗有名氣,而且更關建的是,王家寨家大業大,貯藏頗豐,拿下了王家寨,可以獲得大批的糧食、錢財,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義和團。
於是就在昨天晚上,李壯勇糾結起600餘人,向王家寨發動進攻,那知王家寨的守備嚴密,不僅修建了一道寨牆,而且還訓練了一批寨丁,其中竟然還有一支火槍隊。
結果李壯勇率領著隻有冷兵器的義和團向王家寨連繼發動強攻,遭到了火槍隊的迎頭痛擊,每一次進攻都無果而終,而且還讓義和團損失慘重。本來這一批義和團眾的勁頭就不是很高,畢競現在的義和團實際就是造反了,因此在久攻不下,義和團更是氣餒,到了淩晨時分,已然氣衰力竭,連李壯勇也呼之不靈了。
而王家寨裏的人見狀,立刻趁勢出寨向義和團發動反擊,將李壯勇的義和團打得大敗。李壯勇帶著一批團眾,被王家寨的寨丁追趕,一直逃到營海鎮,如果不是遇到人民軍,恐怕就很難逃脫了。不過就是這樣,現在李壯勇身邊隻剩下14個人。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