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青島戰役(二)(2 / 2)

海外華人和山東並沒有陸地相連,因此補濟隻能靠海路,而這三艘徳艦可以在天津到威海衛一線的海麵遊弋,伺機襲擊海外華人的運輸補濟艦船,甚致可以突襲威海衛或是大沽口,這樣一來就可以牽製海外華人的精力,使他們不能集中全力進攻青島,而這三艘軍艦的補濟和維修則可以在上海完成,相信國內通過外交努力,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否則剩餘的徳國艦隊留在青島灣裏,隻能重蹈當初北洋艦隊困守威海衛,被日本聯合艦隊全殲的覆轍。

這個戰術其實是非常合理而正確,也符合海軍的戰術,因為海軍的戰術並不隻是重艦巨炮的對抗,同時打擊對方的海上後勤補濟線、甚致是商船,也是重要的一環,稱為破交戰術。由其是對於實力較弱的海軍,正麵對抗顯然不是上策,因此海上破交戰術也就成為弱勢海軍的主要戰術。

不過這個計劃卻被瓦德西否定,理甴是海外華人的海軍過於強大,三艘德艦出海,隻能孤軍作戰,實際恐怕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因此還不如留在青島灣裏,增強青島的海防力量。

其實盡管德國政府己經決定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並且製定了龐大的造艦計劃,但畢竟是一個傳統的大陸國家,軍艦或許好造,而海軍的作戰經驗,以及海洋觀念卻不是短時間能夠培養起來。而瓦德西又是陸軍元帥,對海軍戰術更是一竅不通,自然不會同意這樣以陸軍觀念看來等同於自殺的戰術。

當然,如果徳軍真的采用破交戰術,對穿越者幾乎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這到不是戰術不對,而是穿越者的技術太超前了。因為穿越軍艦全部都裝有功能強大的海空搜索雷達,再輔以艦載直升機,整個海麵搜索範圍可以達到150公裏,而三艘德艦最快也不過21節,穿越軍艦則達到27節以上,再加上穿越軍艦的導彈打擊範圍,因此可以說隻要德**艦一出海,就會被擊沉。而瓦徳西的錯誤決定反到成了正確的安排。

負責駐守前沿陣地的內徳維茨上校在嶗山華樓峰布置防線,同時每天都會派出3-4支10-12人組成的偵察小隊,在周邊地區偵察敵軍的行蹤。

而就在這一天,一支偵察小隊在夜間遭遇敵軍,陣亡了6名士兵,而剩餘的士兵逃回到陣地,向內徳維茨報告了情況。

內徳維茨立刻就明白海外華人的軍隊果然向青島發動進攻了。他當然記得瓦徳西的嚀囑,弄清楚敵人的兵力,但不要和敵人的大軍對抗。因此內徳維茨首先派人回青島向瓦德西報信,而到了第二天一早,內德維茨立刻又派出偵察小隊,去偵察敵軍的數量。

到了下午的時候,偵察小隊回來向內徳維茨報告,敵軍的數量約為400人,這時在距離華樓峰約20公裏的地方駐紮,並沒有火炮。得知了敵軍的人數,內徳維茨判斷這應是海外華人的先頭軍隊,而不是主力,也就沒有急於從華樓峰陣地撤退。畢竟如果隻是對陣一支400多人的軍隊,如果沒有火炮,內徳維茨自認為自己的陣地還是守得住。而且內德維茨也想和海外華人的軍隊打一仗,看看海外華人軍隊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內德維茨是徳國陸軍中校,一直駐守在青島,並沒有隨德國艦隊出戰,也沒有和海外華人交戰的機會,而且德國艦隊輸的是海戰,不是陸戰,盡管在隨後的天津保衛戰中,海外華人擊敗了八國聯隊,但徳國陸軍才是公認這個時代世界最強的陸軍,因此打敗沒有徳國陸軍的八國聯隊,至少在內德維茨心裏,並不能算強大,最多隻能承認海外華人的海軍強大,而如果在陸上打一仗,徳國陸軍是決不會輸給海外華人的。

於是內徳維茨一麵繼續派出偵察隊,嚴密的監視敵軍的動向,一麵也布置防線,準備抵抗敵軍的進攻,當然,如果敵軍的大軍到達,內徳維茨也是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撤退。畢竟徳國陸軍的戰鬥力再強,也不可能以一擋十。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