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廷初入關時,曾發布了嚴格的剃發令,強迫漢人按照滿人的習俗剃發梳辮,甚致還喊出了“留發不留頭”的口號。現在過去了二百六十餘年,在中國早已沒有人抵製剃發梳辮,而且剃光前額的頭發,腦後梳一條長辮,己經成為這個時代中國人的典型特征。因此留辮也己經成為清廷的像征。
穿越者現在到沒有要求天津的民眾剪辮,畢竟自身的實力,還有威信力都沒到那一步,但對軍隊必須要求絕對的控製,必須要斬斷他們和清廷的一切聯係。
當然,現在清廷的威信大跌,對剃發梳辮的管理己不如以前那麼嚴格,而且在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國門打開,對外交流日益增多,有一批中國人受西化的影響,留發剪辮,裝上洋脛,清廷對此也管不過來,隻能裝不知道。穿越軍隊中無論官兵,基本都是一色的短發,其他人也是以留短發的居多,而在軍營中,也盡是短發,或是剛剃光頭的士兵,因此新兵們對剃發到也並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
每艘軍艦上都有理發的設備和專門負責理發的士兵,以方便戰士們在出海期間理發的需要,而且剃光頭更不需要什麼技術,因此時間不長,23名新兵就全部剃光了頭發,而互相看看彼此寸草不生的光頭,都覺得十分好笑。
等理發結束以後,新兵們這才都帶著自己領取到的物品,甴辦事人員帶領,來到宿舍。
大沽口軍營原來是駐守三千清軍,而現在新兵、陸軍還有穿越軍隊,一共也隻有兩千餘人,而且海軍不同於陸軍,有相當一部份士兵是住在軍艦上,因此住宿的地方非常充足,有一批營房被改造成、八人間、四人間、雙人間甚致是單人間,讓士兵們可以住得更為舒適一些。
不過剛進入軍營的新兵,還是住60人一起的集體宿舍。等以後這些士兵被分配到正式的崗位以後,再重新分配宿舍。
趙平等人來到宿舍,受到了六天以前入住的31名士兵,以及兩名教官的熱烈歡迎,他們將一起組成一個臨時中隊,接受正式的訓練、教育,然後再根據個人的能力、條件、特長分配到其他的部門。
負責訓練他們的兩名教官分別叫邢寬餘、王虎明,原來是太湖艦雷達部的正副組長,軍銜都是上尉,因為這個時代的軍艦沒有雷達,因此太湖艦正式封存以後,他們兩人都轉為岸基的工作。
兩人首先給新兵安排床位,宿舍是長條型,床鋪是高底床,床頭有低櫃,床尾是一個高櫃,均分為上下兩層,給床鋪的兩名士兵使用。床位底下放木盆。
床鋪的分配是按抽簽的原則,而且先前的31名士兵並沒有將下鋪占滿,而是按一上一下分配,趙平的運氣不錯,抽到了一個下鋪的鋪位,然後是整理自己的物品,同時聽先前的老兵講說宿舍的行為規則。不過新兵再進行試訓的時候,也進行過集體生活,因此對宿舍的規則也並不陌生。當然現在穿越者還沒有要求新兵必須要將被孑疊成豆腐塊。
等新兵們整理好了各自己的床鋪以後,也差不多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於是全宿舍的士兵們一起到食堂去吃飯。軍營裏的吃飯規據和試訓時一樣,碗筷都是由食堂統一供應,統一清洗,飯萊是按每名士兵一份免費供應,一般會供應三到四個菜,當然如果想要加餐或是吃得好一些,則須要用自己的軍用卷購買,但無論是食堂供位,還是自己購買的飯菜,都必須吃完,絕對嚴禁浪廢。
雖然這時吃飯的戰士很多,不過都十分尊守秩序,排著整齊的隊伍,依次先拿碗筷,再到窗口領取自己的飯萊。然後找空餘的桌椅吃飯,而吃完飯以後,又都十分自覺的將吃完的碗筷在指定的地點放好,再離開食堂,無不顯示出嚴格的紀律。
趙平等新兵對這一套規則到並不陌生,都老老實實的跟著一起排隊,領飯。不過領飯的時候是一起,但吃飯的速度卻是各有快慢,先吃完飯的可以自行返回宿舍去休息,到也並不用等其他同伴。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