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 中標者(上)(2 / 2)

而且是所有合同都是一式三份,除了漢文與簽約者的國家文字之外,還有一份用第三國文字寫成的合同,當雙方的合同發生歧意時,將以第三國文字的合同為準。這是因為在穿越者中,雖然也有精通法語、德語的人,但這是一般的日常對話和閱讀,還沒有達到能夠精準的編製合同的水平,隻有信心用英文編製出條列完善的合同來,因此與法、德兩國簽定的第三國文字合同,就是用的英文。而英美兩國雖然也簽定了第三國文字合同,但穿越者們自信,擬定的英文合同己無懈可擊了,第三國文字合同根本就用不上。

穿越者的談判代表李雍今年三十八歲,雖然不是律師,但他也是學習法律專業,因為精通國際法,而且能說英法徳意四國語言,在舊時空裏,專門付責談判事務,而在這個時代,他的才能也有用武之地。

最後一份機器釆購合同簽定以後,前兩個招標項目也全部結束了。原來穿越者隻計劃購買200多台機器,但考慮到運輸的時間和成本,以將來攻占了山東地區之後的需要,因此增加300餘台機器。等這些機器都運到天津時,穿越者們應該在山東站穩了腳跟,正好就用得上。

而購買機器加上打撈沉船,共計需花費120多萬兩白銀,再加上前期的費用,以及穿越者支付給德璀琳,購買他在天津的所有產業,總計支出近300萬兩白銀,占了穿越者現在的白銀儲備的近一半。

不過現穿越集團還有一些各國的貨幣,而購買機器、打撈沉船的費用是分期分批支付,並不是一次支付完,另外穿越者己控製了天津海關、還有一批其他的企業,獲得了一些穩定的收入來源,因此現在穿越集團的財政狀況還算運行良好。

前兩個招標項目的最大嬴家無疑是美國人,他們不僅拿下了打撈沉船的合同,還獲得了機器采購項目中的第二大單,共計價值超過50萬美元,在這個時代,這也算是一項大單了。而其次就是法國,拿到了機器采購的最大合同,也足以歡喜,英國和德國雖然也各獲得一份機器采購合同,但價值較小,隻能算是聊勝於無。

當然,招標的結果並不是純從商業的角度考慮,相反在政治上的因素占了大頭,這一方麵是因為在這個時代,英德美法四國是世界工業技術水平最高的四個國家,盡管也有差異,但也隻是95和98的差別,並沒有代差,選那個國家的機器設備其實都差不多;而叧一方麵,也是由於穿越者將美法兩國定為分化瓦解八國聯軍的第一、二突破目標。

美法兩國在中國北方的利益並不多,因此和穿越者並無太多的矛盾衝突。由其是美國,幹脆在天津連租界都沒有,主要是依托各國的租界,在中國進行貿易來往,而這一點穿越者也能夠給美國。雖然穿越者製定的關稅較高,但和濤廷相比,穿越者的政策更為開放、與美國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法國雖然在天津有僅次於英國的租界區,但由於此前法國的國力不足,而且在中國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南方,因此一直沒有對天津租界進行有效的開發,盡管現在租界被穿越者沒收,但實際損失並不算太大,除此之外基本和穿越者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了。如果能夠和穿越者進行廣泛的商業合作,收益要遠遠大於損失。

英國擁有天津最大的租界區,徳國在天津也有不小的租界區,而且穿越者的下一個目標山東,就是衝著這兩個國家的租界地去的,現在的這麼一點商業利益,顯然是不可能彌補兩國的損失,因此這兩個國家是不能做為分化瓦解八國聯軍的突破口。給這兩個國家一筆小合同,隻是不想做得太明顯了。

其他國家中,俄日都沒有參加投標,當然現在這兩個國家的工業技術較為落後,因此就算他們參加投標,估計穿越者也看不上眼。但對於穿越者來說,俄國是八國聯軍中與其他各國矛盾最多的國家,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分化瓦解八國聯軍的突破口,隻不過這就不是用商業利益來分化,而日本則是與俄國矛盾最深的國家,因此也可以算是突破口之一,隻看如何利用了。

而至於意大利、奧匈帝國、比利時等國雖然也有參加投標的,但他們都是打醬油的貨,基本都可以被無視掉了。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